但是,要想评副高的话,那可就不容易了,需要的科研成果会更多,还要有一定的分量。
张爱民需要自己来申请课题来做。
不过,好的课题他根本就申请不来。
因为材料方面的大拿实在是不少。
好的课题一般都会集中在材料界的大牛手里。
张爱民申请过两个国家级的课题,都没有能成功。
就算是校级的课题可也是一堆人在抢呢。
张爱民的科研生涯转折点其实就是跟王浩然合作之后。
他拿到了几个材料方面的重要成果,还得了部级的金奖。
他年终的时候还得了500块的现金奖励,甚至还获奖一台彩电。
彩电在这年头实在是太稀有了。
张爱民把彩电带回农村老家孝敬给了自己的父母。
年三十那天的晚上,几乎是整个村子的人都聚集在了他家门前的路上看电视。
那种荣光比他当年上大学还要来得轰动。
张爱民如今已经够格评副高了。
预计他今年就能成为副教授。
而这一切都是跟王浩然合作带来的。
……
肖仁明是正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时候听到王浩然因为新型曝光机研制成果被通报表扬的消息的。
他正在翻阅着一些资料呢,有两个老师走了进来,也在书架上找书。
两人还在议论着。
议论的正是王浩然再次获得重大成果这个事情。
肖仁明听了两人的议论,他感到十分的欣慰。
自己的女婿实在是太厉害了。
也就是去学习一阵子,竟然也能出大成果。
回去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女儿。
肖仁明都有点儿没心思翻资料了。
不过,他很快就又调整了过来。
“肖老师,您也在这儿看书呢?恭喜您啊!浩然同志又搞出大成果来了!”
“这次是光刻机!这个成果据说不比国产彩电生产线差!对于国防航天等领域很重要!”
两个老师中的一位看到了肖仁明,就赶忙过来跟肖仁明说话。
如今,肖仁明在北大的知名度不是一般的高!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师生都认识他。
这主要还是沾王浩然的光。
现在,甚至有不少的北大的老师都在酸溜溜地传,说什么如果不是王浩然,肖仁明根本不可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搞出这么多大成果。
有个好女婿帮衬果然不一样。
面对这些传言,肖仁明只是一笑置之。
他不否认,自己的确是沾了女婿的光。
但那又怎么了?其他人想这么干,还没机会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