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欺软怕硬
“喔吼!!”
大中十年八月初十,昔日霍乱河陇,杀河陇丁壮,劓刖汉人,以槊贯婴儿为戏,使河陇五千里间赤地殆尽的论恐热在多弥卫府外兵败被杀。
李骥、斛斯光、尚铎罗、尚摩鄢、厝本、悉麻等三方势力,决定将论恐热昔日的暴刑用在他身上。
论恐热被割掉鼻子,斩断手足,掏空胸腹后死去。
其双手被多弥卫府的悉麻送往了吐蕃的逻些城,其双足被尚摩鄢带回廓州交给尚婢婢泄愤。
其躯体被李骥绑在十字木架上,充草自叠州往河州游行而去,沿途州县,不论番人还是汉人,都不约而同的拾取石块,投掷其躯体。
若非其头颅被李骥取下腌制,恐怕早就被石头砸得辨认不清了。
一个人能把汉人和吐蕃人都得罪到“食其肉、饮其血”的程度,不得不说是一种变相的成功。
“呵呵……多亏节帅料事如神,提前派尚铎罗和厝本说服悉麻,不然这论恐热估计能跑到波敢阿坝去。”
八月二十日,临州狄道都护府衙门内,高进达夸赞着刘继隆的手段,旁边的崔恕也笑道:
“节帅此举,也是为河陇十数万百姓报了仇,日后威望更甚。”
“只不过这悉麻竟然会同意对论恐热下手,这倒是出乎下官的预料。”
二人一前一后说着,反倒是坐在主位的刘继隆正在愣神。
待二人话音落下,刘继隆才渐渐回过神来:“不出奇,这论恐热先反吐蕃,又自立大论,甚至还想成为吐蕃的赞普,吐蕃人比我们更恨他。”
“正因如此,我才料到他会南下,而非西逃。”
“眼下吐蕃虽然内乱,但并非没有实力,只是无法抽出实力来对付四周的敌人罢了。”
“对于悉麻而言,杀死论恐热,他将得到各支王系的支持,没有理由不动手。”
“更何况,我也答应他,日后必然不会对他用兵,这个承诺于他而言更重要。”
话音落下,刘继隆看向二人道:“早上陈靖崇传回消息,说长安的圣旨已经在渭州由他代授。”
“这次除了三万匹绢帛和一些金银玉器和彩锦外,便没有其它犒赏了。”
“你们按照功劳,将这些东西都擢赏给今年出征的弟兄们吧,金银玉器和彩锦就赏给李骥他们。”
“另外,论恐热既然被杀,那廓州的事情就得加快了。”
“山南西道的口马贸易虽然暂停,但用不了多久就会恢复。”
“到时候和剑南道获得的人口一起迁入廓州和鄯州,要保障鄯州有三万百姓,廓州最少有两万百姓才行。”
“鄯州和廓州有现成的三十多万亩熟地,每年能稳定上交五六万石税粮,得迅速恢复生产才行。”
刘继隆交代过后,崔恕主动作揖道:
“上午兰州那边传来消息,据闻嗢末和甘州回鹘大军压境凉州,持朝廷圣旨要求凉州开放互市。”
“索勋倒是同意开放互市,但张淮深不同意,并率军与甘州回鹘、嗢末交战,而索勋作壁上观。”
“凉州嗢末和甘州回鹘虽被击退,但河西军也死伤不少,而且……”
崔恕顿了顿,刘继隆疑惑朝他看去,最后还是高进达接上话茬道:“张河西向朝廷请表,以年迈乞请入京为官。”
得知最后这件事,刘继隆也不由愣了下。
历史上是唐廷借张议潭去世的事情做文章,最后要求张议潮入京为质。
如今张议潭还活得好好的,结果却是张议潮主动要求入京。
显然,因为自己的缘故,唐廷加快了对河西的拆分,张议潮则是希望以这种条件来让唐廷信任河西归义军。
这种做法,在刘继隆看来有些愚蠢,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更何况张议潮对他有恩,他不好评价。
只是他很清楚,即便张议潮主动要求入京为质,唐廷也不会放过河西归义军。
唐廷想要对付自己,就必须先解决河西归义军,让自己变得孤立无援。
自己若是帮助河西,反而会让唐廷更加觉得两军关系密切。
如果他们对唐廷态度统一且强硬,那最差也能混到个河朔三镇的待遇。
只可惜,张议潮和张淮深都没有自己这么强硬,这让河陇二军暴露缺点,让唐廷看到了逐一击破的希望。
“张使君再这么打下去,河西的汉人迟早有一天会被他打光的。”
刘继隆平静着给出评价,而高进达与崔恕也点了点头,表示附和。
张淮深的军事能力没得说,问题在于河西的汉人太少了。
二十余万河西人口,汉人只占十万不到。
这几年张淮深虽然几次大破嗢末与回鹘,但嗢末和回鹘却有唐廷扶持,加上西域不断东迁的回鹘、嗢末人,他们的人口远远多于张淮深。
刘继隆不知道河西还有多少汉人,但这几年下来,张淮深的汉人口数肯定在不断下降。
没有汉人补充,河西的归义军便会渐渐掺入吐蕃、粟特和回鹘、嗢末、龙家等民族。
长此以往,河西崩盘只是时间问题。
“张使君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