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其他类型>归义非唐> 第173章 收复三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3章 收复三州(2 / 4)

方式,他想要的是在战场上立下军功,以此得到拔擢,而非使用手段。

只是话到嘴边,他却怎么也说不出拒绝王宗会的话。

“只此一次吧……”

他长叹一声,随后返回了自己的牙帐。

也在他返回自己牙帐的时候,刘继隆却已经带着缴获的上万车物资和数万牧群渡过渭河。

待他返回陇西县时,城南的营垒已经被拆除,而城北破损的城墙也简单打扫过了,只等重新修葺。

“朝廷竟然帮着这群番贼,我看着朝廷的气数也差不多了!”

“哼,今日那三个杀才,老子记下他们了。”

一行人走入陇西衙门内,尚铎罗与张昶骂骂咧咧,刘继隆走在前方怀抱头盔。

待他走到主位坐下,他也不提朝廷的事情,只是安排道:

“战事已经结束,明天开始记录牺牲、伤残将士的文册,并对救回的百姓登籍造册。”

“俘获的物资,我看规模够我们吃一年的了,具体多少,明日你们带人好好清点。”

“末将领命!”众人作揖应下,张昶询问道:

“刺史,朝廷的兵马还在南岸扎营,我们不管他们吗?”

“不必管他们。”刘继隆懒得管他们,毕竟今日高骈带圣旨阻拦他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尽管他不在意那上万番人,甚至乐见这群番人涌入秦州,搅乱秦州,但这都不是高骈可以阻拦自己的理由。

高骈算是刘继隆认识为数不多的晚唐名将,对于他的事迹,刘继隆只记得收复安南、镇守巴蜀和出讨王黄起义了。

详细的他记得不太清楚,就连这些生平,也是因为前世读书学他诗词时了解的。

今日天色太暗,倒是没怎么看清他,不过听声音,年纪恐怕比自己大得多。

面对这样一个对手,刘继隆还是觉得小心为妙。

想到这里,刘继隆看向尚铎罗:“给我准备笔墨,我要向朝廷上表。”

“向朝廷上表?”尚铎罗与张昶面面相觑,要知道他们可是才驳了朝廷的面子。

“刺史,我们才驳了朝廷的面子,现在就上表,难不成您想走秦渭官道去长安?”

尚铎罗小心翼翼的询问刘继隆,刘继隆却点头道:“自然。”

他扫了一眼众人,自然清楚他们在担心什么,不过他也开口安抚道:

“你们别忘了,河临渭三州防御使的官职可不是我去求来的,而是朝廷给我的。”

“现在我把河临渭三州收复,不趁这个时候上表要些东西,难不成要等到朝廷想好办法对付我,再慢吞吞的上表吗?”

刘继隆话音落下,众人这才反应过来。

按照朝廷擢授的官职来说,刘继隆收复河临渭三州的正确性,可比薛逵这个秦州刺史的正确性还要正确。想到这里,尚铎罗连忙去寻来纸笔砚墨,而刘继隆也很快写完了奏表。

他将奏表吹干,随后递给尚铎罗:“明早派人走秦渭官道送入长安,顺带让他们记下这沿途的山势走向和地形地貌。”

“是!”尚铎罗高兴的收下奏表,而刘继隆则看向张昶:

“明日派一支轻骑前往鄣县,看看是个什么情况。”

“今日乏了,都各自下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说。”

刘继隆起身向内堂走去,尚铎罗、张昶等人见状纷纷起身作揖,先后前往衙门的东、西厅休息去了。

翌日天未亮,陇西军便派出了二百余轻骑,兵分两路前往了鄣县和长安。

身为伙长的陈瑛因为为人机灵,得到了前往长安的机会,因此护送着奏表便向东疾行,不多时便被官军的外围哨骑所发现,并被带往了营垒牙帐处。

陈瑛走入牙帐中,但见一众将领及官员注视他,不由得挺直了脊背,随后才缓缓作揖道:

“陇西军伙长陈瑛,参见诸位将军!”

陈瑛年纪虽小,但好歹也在五泉读过一年书,基本的礼节还是懂的。

“听闻刘使君派你前往长安报捷,不知奏表能否供老夫一观?”

薛逵笑呵呵的开口,若是旁人见了,兴许只当他是个慈眉善目的老丈,但陈瑛却不会。

面对薛逵,陈瑛不卑不亢道:“依《唐律,薛刺史似乎与我家使君官职相差不大,不知以什么身份要求查阅奏表?”

“你这娃娃……”薛逵被陈瑛弄得下不来台,他没想到陈瑛这么小的年纪和官职,竟然还知道《唐律内容。

“若是薛刺史拿不出什么道理说服标下,那标下便要前往长安了!”

陈瑛不卑不亢,而王宗会闻言开口道:“本都监是宫里来的,陇山以西的军政要务都由本都监监察,本都监现在要看刘使君的奏表,不知可否?”

陈瑛倒是不知道这军中还有宦官,表情扭捏几下,最后还是将奏表给拿了出来。

反正奏表送到庙堂前,始终要被人查阅的。

见他递出奏表,王宗会示意身旁人去拿,不多时便把奏表拿在手中,一目十行的将其看完了。

他让人把奏表还给了陈瑛,随后才道:“刘使君是朝廷擢授的三州防御使,此次收复三州,着实有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