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其他类型>归义非唐> 第101章 朱门酒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1章 朱门酒肉(1 / 4)

第101章 朱门酒肉

“混账!混账!”

“你们这群猪狗不如的家伙,竟然敢反我!!”

六月末,随着癫狂与打砸声一同响起,洛门川城衙内的论恐热宛若疯子,不断挥刀劈砍四周物件。

好不容易等他砍累了,他如发泄完毕的死猪般坐在椅子上,手里的刀也慢慢垂了下来。

五月,他前往了大唐的长安,可礼部的官员却晾了他大半个月,最后在李忱打发乞丐式的赏赐下,灰溜溜返回了河陇。

见他没能请来唐军唐粮,尚延心那群家伙竟然直接忤逆了他,致使他被迫出走洛门川。

如今他的身边,仅剩两千余精骑随他撤回洛门川,再也没有了与大唐交涉的筹码。

“尚延心……尚延心……”

他低声呢喃着,而被他所呢喃的尚延心却联合临州、渭州组成了河渭联盟。

他们拥甲兵七千余,城池九座三关,人口七八万口。

不过在陇西大旱的情况下,人口太多反而是累赘。

正因如此,尚延心不得不向兰、会、岷、洮等州借粮。

然而河陇大旱,各方势力人人自危,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借他。

一时之间,私下拥甲胄而逃者甚众,整个河湟、河陇地区都乱了起来。

旷野之上,满是劫掠的逃兵,一些逃兵甚至聚众进犯大唐。

秦、原、凤等三州七关遭胡骑入寇,而临近河湟的大唐边塞也产生了大批流民南下乞食。

在南下道路上,官道沿途州县对流民大多抱以驱逐的态度,以至流民从兴、凤汉中等地一路南下至三川川东都未能得到妥善安置。

时逢蓬州、果州南充一带盗寇肆虐,许多流民纷纷依附盗寇,而蓬、果之地的盗寇得到流民加入,自觉势大,开始依托阻鸡山,劫掠三川之地。

大唐刚刚结束对党项的战事,便又面临番贼入寇,盗寇掠三川之苦……

“娘……我饿……”

“忍忍,等到了关中就好了。”

七月的骄阳似火,却照不透人们心中的阴霾。

河陇之地久旱无雨,饥荒者不可计数,而南山、平夏的战争也在不断催生灾民南下。

天地间一片灰暗,犹如失去色彩的画卷。

干枯的河床上,裂开一道道无望的伤痕,仿佛是大地祈求雨水的呼唤。

野草无力地垂下枯黄的身躯,连那最顽强的生机似乎也已被抽离。

从北武州前往灵州的官道上,灾民们如幽魂般向南游荡,身影瘦弱而扭曲,仿若被厄运紧紧锁链的傀儡。

饥饿将他们的意志消磨殆尽,连抬手抢夺食物的力气都成了奢侈。

他们在绝望中寻找着稀薄的食物,树皮、草根,甚至是泥土,只要能填满空洞的胃,他们便不惜一切。

从长安离开的悟真一行人骑在马背上向灵州前进,官道上的饥民都在看着他们。

望着他们一行人胯下的马匹,许多饥民眼底流露出疯狂之色。

只是这丝疯狂在看到悟真几人腰间的长刀时戛然而止,更别提其中几人还穿着胸甲,显然不是他们能惹的。

见此情况,一些人开始试图向悟真他们乞食。

“行行好,给些吃的吧。”

“大德,能给些吃的吗?”

“大德,不给我不要紧,给点让我喂我的孩子吧!!”

数十上百的灾民跪在道路两旁,祈求悟真能拯救他们。

望着眼前一切,悟真的心中充满了悲悯和无力。

袈裟在烈日下随风轻轻摆动,心情坚定而沉重。

他知道,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犹如一粒微尘,却依然希望能够为这些苦难的众生带来一丝丝慰藉。

他的目光落在一位衣不蔽体的灾民身上,那双空洞的眼睛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苦楚。

悟真缓缓勒马驻足,将马鞍背后的一个包裹取下后,身子向左倾下,将那袋包裹放在地上。

“这里有些胡饼,吃吧……”

“谢谢大德!”

“滚开!”

“饼子!我要饼子!”

一名女子还在回礼,但下一秒便被几名饥民推倒在地,四周饥民蜂拥而至,都在抢夺包裹之中的胡饼。

“把你们的也留下些吧。”

悟真回头看向身后几人,几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将装满胡饼的包裹放在了地上,只留下够他们吃到灵州的食物。

做完一切后,他们继续向前走去,耳边则是充斥着身后争抢胡饼的叫骂声。

“阿弥陀佛……”

悟真双手合十,轻声念诵着经文,试图祈祷上苍结束大旱,祈求它降下甘霖,滋润大地。

只可惜他所祈祷的一切并未实现,至少从他出发到抵达灵州治内回乐城时,都未见到一场甘霖。

回乐城,这座西邻黄河的往昔繁华之城,如今却在无情的旱魔下变得苍凉。

黄河的涛声依旧,但岸上丰茂的水草却不复存在,只余下龟裂的土地。

不算大的城池外,数以千计的饥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蹲在官道两侧。

他们的衣衫如风中残烛,褴褛而不堪一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