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刘继隆身上尽是缺点。
可如今双方要合作,刘继隆身上的优点便闪闪发光了。
别的不提,单说他成长的速度就令人咋舌,更别提当下的人情世故了。
“我会向敦煌上报你在山丹治理的功绩,若是这还挡不住有心人,那我会自请来山丹坐镇,不再遥领县令。”
“不过你放心,山丹一切还是以你为重,只当我来此地享两年清福。”
“只是东略凉州这件事上,我希望刘折冲也能好好支持我。”
李渭的话让刘继隆皱眉,他一开始并未想清楚,但几个呼吸后他便知道了李渭的意图。
说到底,李渭这一脉只是主家的庶脉,而随着主家壮大,庶脉日后肯定要出走为旁系。
李渭所想的,便是依托职位之便,加上自己的举荐,从而在凉州站稳脚跟。
届时,沙州李氏虽然还是主家,但沙州说到底也不过二万余人口。
反倒是凉州李氏只要发展不出错,不管怎么看,前景都比沙州李氏要好。
想通之后,刘继隆没有犹豫,而是果断为自己酒杯斟酒,随后举杯看向李渭。
李渭见状一笑,没有过多言语,举杯与刘继隆相碰各饮。
两方的合作就此达成,至少在收复凉州全境前,他们的合作稳固如山。
对此,他们都不相信会有什么差错。
瓜沙那边即便再利益熏心,也能看出刘继隆是收复凉州不可或缺的一环。
没有了他,换上旁人,不一定能打出凉州大捷。
相比较之下,李渭谋求的位置才是岌岌可危。
他如果不先下手,等瓜沙那边反应过来,拉拢刘继隆的可就不止是他一家了。
刘继隆也明白这个道理,可他没有想着待价而沽。
他在甘州有张淮深护着,而曹义谦所属的曹家不过是小家族,维持现在的地位已经不容易。
现在只要李渭再站在自己这边,那便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为难自己。
至于瓜沙那边的人想怎么做,现在还不得而知,但不论如何,阻碍他收复凉州的人都将覆灭。
想到这里,他继续与李渭推杯换盏。
时间缓缓流逝,从午后到黄昏,宴席才缓缓散去。
刘继隆让李仪中送李渭去休息,而他则是召集了自己信得过的所有人来衙门内堂议事。
天色渐黑,内堂内的烛火照得堂内昏暗。
刘继隆坐在主位,左首第一位是酒居延,依次往后是陈靖崇、马成、李骥。
右首第一位是崔恕,依次往后是节制鄯州大军的尚铎罗和凯旋而归的郑处、斛斯光。
曹茂在内堂门口守着,年纪不大,腰间却别着把横刀,来回渡步。
望着众人,刘继隆这才缓缓开口道:
“在这的,都是我信得过的人。”
这番话说出,堂内众人纷纷挺直了脊背,而鄯州军的尚铎罗更是觉得一口气从脊背窜到脑门。
尽管他归属鄯州军,可他一直敬仰刘继隆,只是碍于身份,不敢表达。
如今刘继隆这番话,让他确定了自己在刘继隆心里的地位,他自然激动。
扫视众人,刘继隆继续道:“收复凉州是我河西眼下第一要务,此次东略大获全胜,可凉州实力依旧雄厚。”
“东进凉州最近、最安全的道路,还是翻越焉支山。”
“只不过这条官道失修近十年,我们想要东进,就得修葺这条官道。”
“如今山丹人力充足,因此即日起便有崔恕招募民夫,扩修这条官道。”
“此战过后,郑处你也该坐实校尉之职了,命你率二百精骑护卫修路民夫。”
“这条官道,每十里修葺驿站烽火台一座,提前储存淡水、粮食,以便日后大军东进。”
他话音落下,崔恕与郑处没有回应,只是起身朝他作揖领命后坐下。
见状,刘继隆将目光看向尚铎罗:“尚铎罗,你虽然是鄯州的人,可在我这里,你只有袍泽这一重身份。”
“此次东略牧群我会换成粮食,由你押送前往鄯州。”
“有了这批粮食,鄯州便能撑到秋收。”
“不过这次你前往鄯州,我希望你说服尚节度使增加山丹的鄯州兵马数量,甲胄由山丹提供,收复凉州后,人马甲胄具还鄯州。”
刘继隆很清楚,仅凭河西的力量想要拿下凉州,速度必然快不起来。
可如果有鄯州尚婢婢的加入,那拿下凉州的速度便会加快。
尽管鄯州只有两万余口番人,但以刘继隆对尚婢婢的了解,只要尚婢婢有足够的粮食,他绝对能带着鄯州重回巅峰。
鄯州虽然曾是大唐的疆土,可如今西北汉人衰败,必要的妥协是肯定要有的。
搁置鄯州的妥协,先一步收复河陇地区,这才是刘继隆该做的事情。
至于鄯州和尚婢婢所占据的河陇土地,日后刘继隆自然会收复。
面对他的目光,尚铎罗不假思索起身,沉重作揖应下,随后坐回位置上。
见状,刘继隆起身道:
“拿下凉州只是我们成就功业的第一步,收复河陇才是我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