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他胆气不足,即便有精兵良将,也不过是一庸碌之辈。”
说罢,张淮深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而张议潭听后却对刘继隆的兴趣愈发浓烈了。
“这尚婢婢都依附刘继隆了,你不担心日后这刘继隆坐大,以尚婢婢为外援,效仿那河朔诸镇割据一方?”
“他不会。”张淮深摇头否决,目光多出些坚定:“刘继隆必不会叛我!”
“何以为?”张议潭不明白他的底气在哪,可张淮深也说不出来,只是笃定道:“感觉!”
“额……呵呵呵……”
张议潭哑然失笑,末了摆手道:“罢了,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为父也选择信你。”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润润嗓子后又继续道:“此次去长安,除了我要去,还有明振他们也会跟随。”
“明振与你叔父的幼女定下婚约,待他弱冠便会成亲,届时你们便也算是亲戚,需要多走动些。”
“李家有了明振,应该能对你起到些支持。”
“……”闻言,张淮深并不高兴,而是有一抹忧愁挂在眉间。
“我的志向,从不是成为一方节度使,而是为朝廷收复失地,成为封安西、郭武威那样的存在。
“河西……有阿耶与叔父就足够了!”
他口中的“封安西、郭武威”,乃是曾经安西大都护中的封常清、郭昕。
见他说起这两人,张议潭哑然失笑:“你啊你……”
“你还真是与你叔父一模一样,就连喜欢的人也是一样。”
“罢了罢了,你二人都如此作想,那便由我在长安为你们周旋,让你们能安心的为我大唐收复失地,开拓疆土吧。”
“不过在此之前,你得书信一封,将我军收复伊州,准备与甘州回鹘议和的事情告诉刘继隆。”
“我观他事迹,发现他倒是个逐虎贪狼之人。”
“加之你说他有意东掠番贼,我倒是怕我在居延泽与称勒议和时,遭他率精骑杀过来。”
张议潭一边说一边笑,张淮深闻言也笑道:“这倒也是,等会我手书两封将事情告诉他,相信他会识得的。”
父子二人对视一眼,纷纷继续大笑起来。
在他们话音落下后不久,张掖便派出了送信的塘骑。
待塘骑将书信送到山丹时,却已经是两天以后。
刘继隆拿到书信后的第一时间便召集了城内旅帅及以上的武官,这其中也包括了在山丹休整近半个月的李仪中等人。
衙门内,李仪中坐在左首位,陈靖崇坐在右首位,刘继隆则是坐在主位。
李仪中的身后是他带来的两名校尉和四名旅帅,陈靖崇身后则是张昶、马成、李骥、耿明等人。
酒居延在祁连城备边,郑处则是在龙首山防备回鹘。面对张掖传来的消息,刘继隆简单扫视了一眼捷报内容,然后又拆开了其它两封书信和一份帛书。
看完之后,他才举起捷报道:“伊州大捷,节度使率军趁大雪收复伊州。”
“好!”
尽管已经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当刘继隆亲口说出的时候,众人还是不免叫了声好。
对此,刘继隆放下捷报,拿起两份书信道:
“这两份书信说了不少事,其中一件事是节度使率军收复伊州后,西州、庭州等地回鹘纷纷举兵响应,仆固俊和安宁分别围攻西州与庭州。”
“除了他们,西边的于阗和南边的仲云也纷纷响应我军,驱逐了城内的吐蕃人。”
相比较伊州大捷,这两封信的内容无疑更让人激动。
这代表吐蕃的残余势力被彻底扫荡出西域,他们西边再也不会有吐蕃势力的威胁了。
当然,这只是众人的想法,而非刘继隆的想法。
“西州安宁、高昌仆固俊、安西庞特勤这三股西域回鹘势力都向我军上表称臣,愿意奉大唐为正朔。”
“这其中,安宁与仆固俊献上了西州图籍,但是……”
刘继隆扫视一眼众人:“不要以为他们献上西州图籍就是我们的人,别忘了甘州的称勒。”
他提醒了众人,曾经的称勒也与他们结盟,结果结盟没过几天就选择了入寇。
“这群胡人记打不记吃!”
“一群胡杂,我看日后他们迟早也要入寇伊州和沙州!”
“日后打通河陇,一定要将他们压服!”
“对……”
刘继隆的一番提醒,立马让山丹诸将对西域的回鹘人警惕了起来。
不过不等他们有所防备,刘继隆却又凝重道:“两封信的最后一件事,便是张长史前往了居延泽,准备与甘州回鹘议和……”
“议和?!”
“这群胡杂根本不守信用,张长史怎么能以身犯险?!”
“没错,当年回鹘就欺诈过杨北庭,如今……”
“好了!”刘继隆沉声打断这些乱七八糟的猜测,同时将手中两封信放下。
“称勒虽然贪婪,但终究不是蠢货。”
“他虽劫掠张掖,但也吃到了苦果。”
“劫掠张掖的代价便如此之大,他难道会愚蠢到对张长史下手吗?”
“此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