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已,只是所图谋的不同罢了,真是可恨。”
杨荣道: “好了……”
胡广道: “我素知杨公与解公交情浅薄,因而杨公对解公不甚关心,可无论如何,难道杨公就一点也不为解公担心吗?好歹我等,也曾同僚了数年……”
杨荣道: “因为担心无用,不如坐视事态,再做定论。”
胡广: “……”
一连许多日,就在所有人的磨刀霍霍或者期待之中,也在许多人私下里,开始搜罗和罗织着什么的时候。
解缙终于有了消息。
松江口那边,传来有爪哇舰船靠岸的消息。
显是解缙已经抵达。
于是乎,人们又议论纷纷。
连张安世也不免,开始为之关注起来。
他早让锦衣卫那边,关注松江口的动向。
而此时,张安世却得到了更确切的消息。
“殿下。”来的乃是锦衣卫的千户周东成。
张安世道: “何事?”
“解公……有了动向。”
张安世顿时来了精神,道: “哦?”
随即,张安世又道: “已上岸了?何时能进京?”
“说不准。”周东成支支吾吾的样子。
张安
世勐地挑眉,大惊: “这松江口至京城,也不过几日功夫,怎的说不准?”
周东成道: “解公的车驾,没有进京,而是改换了船,进入了运河……往……往山东去了。”
“山东……”念着这两字,张安世有点懵。
只听周东成接着道: “据闻还上了一道奏疏,这奏疏,已快马加鞭送入了宫中,只是这奏疏的内容,卑下就不得而知了。”
张安世却是道: “这家伙想干什么?为何要去山东?”
“这……卑下继续打探。”
“要快……”张安世肃然地道: “本王觉得有点不对劲。”
“喏。”
…………
大内。
一份奏疏送到了朱棣的面前。
朱棣只轻描澹写地看了看,面上依旧平静如水。
随即却看向亦失哈道: “奏疏可经了文渊阁?”
亦失哈忙道: “陛下,因是急奏,又是解公的奏疏,所以不经票拟,直接送到陛下的面前,没有其他的途径。”
朱棣颔首: “知道了,此奏……留中,就不必发了。”
“是。”
朱棣脸色随即微微一变,道: “这个解缙……想要干什么?”
“这……”亦失哈不曾看过奏疏,当然不知道解缙奏报的内容。事实上,他对解缙也没有什么好感,现在既谈不上来,索性……也只好敷衍道: “奴婢以为,不妨再看一看为好。”
朱棣一挥手: “太子与张卿,所上的章程,是有道理的。只不过……人与人毕竟有别,那杨士奇……固然可以磨砺的脱胎换骨,却也未必……人人都如杨士奇,所以,现在这章程之良莠,尚且还不可妄下论断……”
朱棣叹息道: “抡才大典,牵涉国本,如此大事,真是非同小可啊,这决定的……乃是我大明基业,以及百年之后的社稷成败,实是不可不察,这解缙的动向,定要盯紧一些,朕倒也想称量一下此人。”
亦失哈现在一听盯紧,或者彻查之类的话,下意识的,就有一种莫名的恐惧。
东厂在折腾了一大通之后,亦失哈现在颇有几分躺平的心态了。
别再求有什么功了,只要不折腾就好,最好陛下当东厂不存在过。
越折腾越没脸啊!
现在陛下提出来,亦失哈也没办法,只好道: “奴婢遵旨,不过奴婢以为,如此大事,锦衣卫那边,必有动向。”
朱棣只颔首,抬头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眼神看了亦失哈一眼。
良久,朱棣道: “朝中百官的动静如何?”
“奴……奴婢……”亦失哈迟疑了一下,斟酌着道: “东厂那边,倒也有所查看,只是也不好妄下定论,只是……听闻……有人去了吉水县……”
“吉水县?”朱棣皱眉,眼眸闪烁着什么,口里道: “解缙的祖籍所在?”
“正是。”亦失哈道: “除此之外,还有人去了国史馆………”
亦失哈继续小心翼翼地斟酌着词句道: “有人在查阅《文献大成》,这《文献大成》,乃解缙为总修撰,就是在解公手头上完成的。奴婢在想……在想……是否有人……有人……”
这后面的话,显然亦失哈不敢说。
朱棣背着手,来回踱步,只道: “朕略略明白了。”
亦失哈带着几分忧心道道: “只怕有人想从中断章取义,想挑出一点什么……”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