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港口修建、火器制造、农具还有钢铁、冶炼等等,都可从中牟利。至于朝廷,也增加了税赋,对于各藩而言,他们与大明联系更为紧密,就更需仰赖陛下。陛下以为如何?”
朱棣习惯性地背起了手,来回踱步,微微低垂着头细细思索起来。
半响后,他颔首道: “这又是你那一套所谓创造需求的理论吧?”
张安世尴尬地道: “臣不会干别的,只懂一点这个。”
朱棣道: “这个可行。”
张安世便道: “臣打算以栖霞商行来主导,如何?商贾们就是这样,起初不敢尝试,可一旦有人尝试,吃到了甜头,他们才肯蜂拥而上。”
朱棣似乎听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目光炯炯地看着他道: “不会亏损吧?”
“断然不会。”张安世自信满满地道: “臣想好了,以栖霞商行的名义,与各藩签署商业合作的契书,联合经营一些航道,港口投资,还有矿产开采以及作物分销等等买卖,如此大规模的商业合作,必能生出百利。”….
朱棣满意地道: “那就这么定了。”
张安世却又突的道: “臣又想到了,人口的问题,要应付疾病,乃是重中之重……”
朱棣道: “这个你不是很在行吗?你是名医……”
张安世嘿嘿一笑: “臣一人算什么!何况臣又没有三头六臂,这事啊……”
朱棣打断他道: “你还是先思量着银子的事吧。”
张安世于是悻悻然地道: “是,是。”
朱棣突然道: “赵王怎么和解缙合伙了?”
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张安世猝不及防。
显然,朱棣原本以为,让解缙去做这个长史,本质就是流放而已。
只不过……解缙毕竟是大学士,又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此人有罪,便以任长史的名义。
可哪里知道,这家伙似乎风生水起,在这京城,天天和一群读书人高谈阔论。
虽说……已有东厂的奏报,怀疑解缙与赵王似乎在蒙骗读书人。
可朱棣觉得,解缙这个家伙坏,而且看上去与赵王朱高燧很合得来,这解缙会不会教坏了自己的儿子?
当然,凭良心说,解缙虽然狡猾,可比起朱棣的这个儿子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赵王朱高燧,那可是个一向缺德得冒烟的家伙。
只是作为一个父亲,总不免觉得自己的儿子坏不到哪里去,即便是坏,那也肯定是被人蒙蔽
了,交了坏‘朋友,。
张安世道: “此赵王之事,臣倒以为,朝廷还是不要过问才好。”
朱棣郁闷地道: “什么赵王,那是朕的儿子。”
张安世知道朱棣对他素来宽容,便也随意了些,笑了笑道: “可是儿子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何况又在万里之外……陛下……理他做甚。朝廷与藩国之间,臣倒以为,还是需有一些边界,若是处处都去管,难免会离心离德,现如今他们分封于万里之外,许多事,朝廷也无法了解真实的情况,倒不如信任他们……教他们自行其是便好了。”
朱棣点点头: “你说的倒也在理。那么……这栖霞商行买卖的事,看来不小,既是要签契书……不妨……”
朱棣皱眉道: “不妨召诸王来京城吧……说起来,他们至少眼下还算是站住了脚跟,一来……教他们入京,祭拜孝陵,让他们不忘列祖列宗的恩德。其二,怎么拟定商约,当面也好有一个说法。”
张安世听罢,诧异地偷偷看了朱棣一眼。
朱棣此时的侧脸,眼角处纹理已深。
张安世恍然大悟,终究是陛下……想念自己的儿子了啊。
虽说将这些兄弟和儿子们打发出去,乃是作为皇帝百里无一害的办法。
可毕竟朱棣依旧还是有血有肉之人,这足足六七年过去了,总是不免触景思人。
张安世倒也理解朱棣的心情,便顺着朱棣的话道: “陛下考虑得甚是周全,还是当面议定最为稳妥。”….
君臣议定后,随即朱棣便颁了旨意。
张安世也回自己的王府去。
此番诸王至京城来,他已经可以想象,将是何等的盛况空前了。
这事非要大大地操办不可,太平府终是需要走向汪洋的,而这却是一个最好的契机,借助着各藩王的商业协议,足以打造出一个最广阔的市场。
这等于是,利用整个天下四海,来滋养一个太平府,等真正滋养出来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那无数还在报团取暖的各府各县,到时这大明是谁家天下,自可见分晓了。
回到了王府后,张安世没有歇一会,便立即命于谦去召了朱金和陈礼、高祥人等来见。
他大抵说了今日与陛下的奏对,而后便道: “锦衣卫这边,要将各藩的讯息和情况进行汇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