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府边界。
黄昏时分,残阳似血,宛如一颗熟透的橙子,带着无尽的沧桑,渐渐向西边天际滑落。余晖洒在淮安府西南道的乐亭县县衙,却未能驱散那如墨般凝重的氛围,仿佛空气都沉重得能滴出水来。
县令梁瑞风身着官服,往日挺直的脊背此刻微微佝偻,眉头紧锁成一个深深的“川”字,在堂前来回踱步,脚步急促又慌乱,心中如同被千万只蚂蚁啃噬。
他深知,乐亭县平静的表象下,暗流涌动,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朝廷的雾州军南下,兵锋锐不可当,已然兵临淮安府周边。这消息仿若一道晴天霹雳,又似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朝廷大军来的可真快。
百姓们在街头巷尾窃窃私语,面露惊恐,深知自古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特别是这乱象重生的末年。
县衙内的官吏们更是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而另一边,叛军相城侯的命令又如紧箍咒般,死死地套在他的头上。
那相城侯本就是个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的主儿,当初为了尽快拿下整个青州,对于胆敢顽强抵抗、不予投降的道府县,展开了血腥的残酷屠杀。
所过之处,尸横遍野,惨叫连连,城破之后,金银财宝被劫掠一空,百姓惨遭奴役。周边郡县畏惧其残暴,纷纷改弦易帜,以求一时苟安。乐亭县也是在这等威逼之下,无奈挂上了相城侯的旗号。
“大人,此事需尽快定夺啊!”师爷焦急地说道,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清晰可见,顺着脸颊不断滚落,浸湿了衣领。他双手握拳,眼中满是急切与不安,在这压抑的大堂内,声音显得格外突兀。
县令停下脚步,长叹一口气,那叹息声悠长而沉重,似是要把满心的愁绪都吐出来:“这叫本官如何是好?雾州军代表着朝廷正统,名正言顺。我等食君之禄,本就应为朝廷分忧,如今朝廷大军前来平叛,若不响应,他日朝廷清算,你我皆是罪臣。”
“可这相城侯眼下势大,盘踞周边,眼线众多,我们若不听从他的命令,一旦他秋后算账,乐亭县上下恐遭灭顶之灾,本官可不想步云乐县的后尘啊……”一想到云乐县的惨状,县令不禁打了个寒颤。
云乐县县令因不肯全力配合相城侯,城破之日,全家老小被屠戮殆尽,城中百姓也受牵连,死伤无数,繁华之地沦为人间炼狱。
县衙内的官员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一人摇着头,悄声对身旁的典史说:“这两边哪是我们能轻易得罪的呀,稍有差池,脑袋可就不保了。”
典史也是一脸愁苦,应和道:“是啊,可总得有个法子,总不能干等着灾祸临头。”
然而,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却无人能拿出一个万全之策。大堂之上,只有焦虑与无奈交织。
此时,县衙内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滴出水来,一主簿挺身而出,他身姿挺拔,眼神却透着几分精明,上前拱手行礼,朗声道:
“大人,依下官之见,雾州军可是朝廷直属之军,他们既能冲破小荆峡关的重重封锁,其战力必然不容小觑。咱们这小小的乐亭县,军备、人手皆有限,又拿什么去抵挡如狼似虎的雾州军呢?更何况,雾州军大多是大燕皇室分支的后裔,世世代代承袭守陵之职,对皇室的忠心那是刻在骨子里的。”
县令看着这位有些陌生的中年男,既然有此见解,不由问道:“你是何人,本官似乎从未见过你。”
“回县尊,鄙人姓徐,名庶,乃是新任,县衙主簿。”徐庶微微拱手说道。
(大汉学府,征召谋士,徐庶,将入廖化将军麾下,出任军师一职,投放于东境之平叛役)
(徐庶(生卒年不详),字元直,豫州颍川(治今HEN省禹州市)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徐庶本名徐福,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徐主簿微微顿了顿,环顾四周,见众人皆屏气敛息听他言语,便又接着说道:“在咱这青州淮安府,早年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士民数量众多,在这整个州府的地盘上,老燕人十个里头就有三个。他们平日里看起来老实憨厚、默默农耕,可一旦朝廷大军兵临城下,只需稍加鼓动,难保他们不会揭竿而起,云集响应。到那时,咱们乐亭县必然陷入内外交困的绝境,若此刻盲目抵抗,实乃不智之举啊。”
“哼!你,懂得什么!”一位头发花白、胡须斑白的致仕已久的老贪官,气得吹胡子瞪眼,大声呵斥道,“相城侯的手段你又不是没见识过,他手段狠辣、党羽遍布,若咱们得罪了他,日后定是死无葬身之地!”
“哼,目光短浅之辈!”主簿毫不退缩,挺直腰杆直面驳斥,“县尊大人,朝廷坐拥九州万方之地,雄兵甲士数十万之众,哪里是区区一个相城侯所能抗衡的?当下,朝廷大军转瞬即至,正是咱们戴罪立功、拨乱反正,让正统得以清源的大好时机。只要顺应大势,日后荣华富贵说不定也有咱们一份。”
此言一出,县衙内顿时像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