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其他类型>大博学者的二次元> 第二千三百五十三章 附纹背后的隐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千三百五十三章 附纹背后的隐秘(1 / 2)

在完成四套防具的制作以后,沐云便离开了舱室,直到两天以后,铸造的四把武器尽数冷却,才又回返舱室,准备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四把武器刚从模板中取出时,外形并不怎么样,给人一种肉眼可见的粗糙感,可当沐云去除上面的残余料件,并仔细地打磨一番以后,顿时便展现出其应有的姿态。

沐云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在这些武器和防具上面附加符文阵列,并利用附纹手段对其进行美化。

前文曾提过,符文阵列的附加方式,主要有:明篆、暗箓、锻纹、脉络、外附、内合等六种。

由于沐云这次是用铸造工艺进行制作的关系,明篆、暗箓、锻纹、脉络均不适用,能用的只有外附、内合两种。

前者主要是以附纹的方式附加,后者则是以精神力量的刻划为主。

但是,这并不代表二者没有其它的方式可以完成。

沐云搓了搓手,拿出特调的墨水和符笔,就在这些武器和防具上面描绘起了符文阵列。

这特调的墨水,是沐云这两天用秘银、精金、山铜、水晶等珍稀资源研磨成粉末,然后倒进水银中加热,再投入毫金币作为催化剂进而制成的,不管是用来描绘符文阵列,还是作为施法和附魔的材料,都有极高的效果。

这玩意儿看上去,除了颜色有些不对以外,跟一般的墨水没什么两样,流动性非常的好。

可当沐云用符笔沾附,然后在武器和防具上描绘符文阵列时,却没有丝毫的流淌,反倒像是黏稠的胶漆,牢牢地黏着在上面。

正因如此,沐云描绘符文阵列的过程很是顺利,没有丝毫的波折。

值得一提的是,当沐云完成符文阵列的刹那,作为载体的武器和防具就发出了荧荧的光芒,沐云特调的墨水也随之干涸,只留下一道道的痕迹。

对于常人而言,做到这一步就算是成功了,却不代表沐云同样如此。

只见沐云取出辅材结晶,然后将符文阵列所赋予的特性剥离,制成模块晶片以后又重新附加上去,武器和防具上的痕迹顿时消逝无踪,其所散发的光芒却在微微一暗以后,变得更加明亮。

是的,没错!沐云利用模块制作的手段,直接将外附的符文阵列转为内合,基本上不会再出现符文阵列磨损的问题。

不仅如此,日后若有特殊的需求,也能直接对武器和防具的符文阵列进行升级或更换。

这也是模块制作会被列为制作生产序列中,第五个层次的原因之一。

不过,在将符文阵列由外附转为内合以后,沐云眼前的武器和防具,便恢复原本的模样,所能一眼看出其制作之精良,却显得过于朴素。

所以,附纹的工作还是要做的。

古代的附纹工艺,主要有熔、镀、洗三种。

熔,是将材料熔炼,然后在武器和防具上,以覆土包裹起来,只留附纹的部位露出,接着将熔液倒进去再倒出来,静待其冷却后去除覆土,从而完成附纹的动作。

镀,并非后世常用的电镀手段,而是将材料打造成箔片,然后沾附在武器和防具上面,再用覆土包裹起来并留下附纹的部位,接着浸泡在特殊的溶液中,透过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使其融附在武器和防具上,从而完成附纹的目的。

洗,是以多种不同的溶液,反覆的描绘和洗涤,透过氧化还原和侵蚀等化学反应,使其在武器和防具上留下深浅不同,颜色不同的痕迹,进而达到附纹的效果。

这里所谓的覆土,是一种耐高温且具备一定防水性的复合型黏土,常用于武器和防具的回火、淬火和淬水等环节,使其覆盖的部位不会因为火焰的灼烤而迅速升温,亦或碰触冰水而迅速降温,导致其物理性质发生变化。

看到这里,肯定会有人发出质疑:古人有这样的技术?

事实上,古人虽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没有办法更进一步地发现原子的存在,也不知道所谓的分子式和反应式,但却不妨碍他们透过大量的实验,以当时的炼丹术和炼金术取得各种成果。

火药,只是这些成果当中,流传较广,知名度较高,影响力也较大的一种。

以越王勾践剑为例,就被发现它的附纹工艺,竟涉及现代晶圆制作的长晶技术,而且还是成形难度最高的树状晶结构。

古人所掌握的黑科技,远比常人所知所想的还要更多,只是绝大多数都因种种原因失传了而已。

(上述所提到的工艺,并非木鱼杜撰的,虽然目前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明,但考古学家还是透过出土的古物研究,推敲出来大概的做法,只是不明白古人用的是什么材料。

为防止误会产生,木鱼在此特别声明。

另外,若读者有找到其它的资料,也愿意分享的话,木鱼感激不尽。)

依照流派的不同,附纹选用的工艺和施展的顺序,以及其所使用的材料,乃至于附纹的样式等等,均有所不同。

在过去,只要看武器和防具上的附纹,就能知道其制作者出身于哪个流派,若对该流派有足够的了解,甚至能判断出他师承于何人,为该流派的第几代传人,有无自己的名号。

换句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