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宛远远瞧着赵小照头顶噔噔噔的一连串+1。
等到杨慎走了之后,她悄摸摸走到赵小照身后,啊的一声吓了他一大跳。
“阿娘,你吓死我了!”
赵小照也慢慢收到环境影响,也跟着别人叫自己老娘了。
“你胆子这么小?我看你能的很。”
张宛拎着他耳朵,“你这不是都会么,装什么装。”
赵小照不乐意地说:“我要是那么轻轻松松学会了,陆老头还觉得是自己的能耐呢。”
“叫先生,没规没矩的。”
赵小照撇嘴:“他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
他抱着张宛的脖子撒娇说,“阿娘、给我换个老师吧。”
“你要什么样的?”
“我看那个哥哥就挺好的。”
陆老头实在是太老了,看着就烦人。
这个哥哥年纪就正好,比他大几岁,教他功课最好了。
“你还挺会挑的。”
杨慎自然是才学出众,眼下毕竟还是才明朝中期,大臣们还有些要脸。
一般自己大权在握时,不敢让自己儿子登科,以免显得太过于裙带。
不像到了万历朝的时候,阁臣们一个两个都把自己的儿子弄成了进士。
咱不说里面是不是就一定没有才学出众的,不过总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
不过杨慎就不一样了。
按说他爹内阁首辅,他高中状元,难免被人抓住了把柄。
可谁让杨慎自小就是神童,十几岁时写的诗就轰动京师。
当时的内阁首辅是李东阳,茶陵诗派的首领。
读了他的诗后大为赞赏,收了杨慎为门生。
太过有名了,导致如果他不能高中,才说明会试殿试有猫腻。
只是,文章憎命达,诗穷而后工。
如果杨慎就这样一路一帆风顺下去。
即使遇到一些小小的挫折,也很难改变他的心态。
这时候,把他老爹扫地出门的嘉靖道长又闪亮登场了。
嘉靖连他爹杨廷和都能轻松干掉,对付一个年纪轻轻、血气方刚的杨慎,那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在大明特色廷杖的伺候之后,杨慎给发配去了云南永昌卫充军。
在此,他被流放了三十多年。
他老家四川的,其实离此地不远。
但偷溜回去两次,都给逮回来了。
嘉靖道长这人,出了名的睚眦必报小心眼。
因大礼议的缘故,他看杨廷和、杨慎这父子俩特别不顺眼。
把他们踢走不说,还常常问及杨慎近况。
“那个杨慎,最近过的怎么样?”
这是个打击报复的绝佳时机。
不过,好在杨慎人缘还可以,身边近臣没有落井下石。
大家反而忽悠嘉靖——“杨慎在云南那个惨啊,简直惨不忍睹……”
道长听了,十分开心。
反正世宗朝一共六次大赦,杨慎他是一次也没捞着。
最后七十二岁死于昆明。
就是得有这样颠沛流离的经历,才能真情实感写出动人的诗篇。
看他这经历也和苏轼差不多。
生活越痛苦,文章越深刻。
不过区别在于,同样是当哥的,他却没有一个为了捞他、而一路做到宰执的弟弟。
不过——这不就有了么。
苏辙最多也就是宰相,这个来头更大。
可人家那是亲的,你这个不好说。
张宛认真说:“你得锻炼身体。”
“为什么?”
看你哥哥哥哥叫的这么欢。
自然是你但凡活的好好的,你这哥就不至于那么倒霉。
不过,建议你多多少少还是给他些颜色看看。
人生太顺,不助于他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