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话,欣喜不已,朱英当年的事迹已经成为了教坊司的一段传奇!
“好了,别愣在这了,把三娘叫过来!”
杂役走了,朱英招呼老朱二人先在大厅坐一会儿,歇歇脚。
朱元璋坐在长凳子上,看着恢弘大气的教坊司,感慨道:“咱当年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建了这烟花之地,后世的史官也不知会怎么会骂咱朱重八祖宗呢!”
“爹,这事不能怪您!”
朱标安慰道:“我大明开国之初,百业待兴,伪元和一些割据势力依旧贼心不死,若不是当时您创办这教坊司,大大缓解了国库的空虚,哪有多次北伐的胜利啊!”
朱英给二人倒上两杯茶,趁机说道:“老爷子,孙儿在教坊司呆过,知道一些情况,这教坊司看看似日进斗金,其实早已大不如从前了,现在啊,真的没必要在乎教坊司这仨瓜俩枣的……孙儿认为,只有解除海禁才是……”
“好了,你不用说了!”
朱元璋眯着眼笑道:“你他娘的闭嘴吧,这教坊司为何大不如从前……你心里不清楚吗?”
“老爷子,您这话说的就……”
朱英笑呵呵道:“孙儿当初改革教坊司,也是为了您考虑啊!”
“扯淡!”
朱元璋笑骂道:“当年你压根不知道咱是洪武爷!”
朱英笑了笑,说道:“当年有所怀疑,后来搬出教坊司后,也猜过您就是洪武爷,就是实在不敢相信而已!”
“老爷子,您别扯开话题啊,孙儿刚才说的是开海的事,我大明若想快速缓解国库空虚的问题,只有取消海禁,收取海关税……”
“打住!”朱元璋神情淡定的说道:“国事回去说,今天是出来玩的,大孙啊,咱们坐在这等半天了,怎么也不见来人接待,看来当年你在教坊司也不好使啊!”
朱英听到这话瞬间不乐意了,你可以我的人品,但不能质疑我当年教坊司之王的地位。
不过,这茶水都喝了半壶了,这苏三娘还没到,确实有点过分了!
说话间,苏三娘神情紧张的大步走来,看到朱英的第一眼,再也没有往日搔首弄姿,嬉皮笑脸的样子。
当看到朱元璋时,全身一阵,两腿一软跪了下来,连忙磕头。
“起来,别说话!”
朱英低声道:“你明白我的意思!”
苏三娘跪在地上,冷汗直流,听到此话,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却不敢抬起直视三人。
“这里人多眼杂,找个雅间,就要曹国公常年包下的那间!”
朱元璋顿时急了,连忙将朱英拉了回来,好言劝道:“大孙,你这是干啥啊,咱们祖孙三人一起出去挺好的,你给皇爷爷一个面子,出宫后,哪去玩,都听你的,皇爷爷请客!”
朱英听到此话,两眼一转,严肃的说道:“当真?”
“那还有假!”老朱拍着胸脯保证道。
“成!”
朱英顿时笑了:“今天就给皇爷爷这个面子!”
说话间,朱标急匆匆的跑了过来,由于身体有些肥胖,跑到二人面前时累的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标儿啊,你这身体该活动活动了,年纪轻轻还没跑几步呢,就喘成这样!”
朱元璋神情凝重的说道:“你还不如咱这老头腿脚好使呢!”
“是!”
朱标笑了笑,说道:“儿臣以后会注意的!”
说罢,又喊了一声雄英,朱英只是面无表情的点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尴尬的太子爷又问道:“父皇,咱们今天去哪玩啊?”
朱元璋笑着问道:“大孙啊,今天咱们爷仨去哪玩?”
朱英大手一挥,踏出宫门,笑道:“今日无事,教坊司,勾栏听曲!”
“皇上,太子爷,今天我带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人间烟火!”
父子二人面面相觑,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朱元璋反应过来,立马追了过去:“嘿,大孙你走慢点,等等咱!”
朱标见状也追了出去,喊道:“父皇,您也等等儿臣!”
祖孙三人走在路上,朱元璋看到路边有卖糖葫芦的,连忙问道:“大孙,你吃糖葫芦不?”
“不吃!”
又走到一家糖点铺门口,问道:“大孙,你吃糖豆不?”
“不吃!”
“雄英,吃不吃炸豆腐?”这话是朱标问的!
“吃!”
朱英并不是给这个太子爹面子,而是真想吃了,徐兴祖的黑暗料理快把他吃吐了!
世人都以为皇宫里都吃的都是山珍海味,其实并不是,至少朱元璋时期不是,老爷子每天也只不过四菜一汤,菜是两荤两素,非常普通的家常菜,汤几乎只有一样,老爷子最爱喝的珍珠翡翠白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