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田田说:“表弟,你知道大伯娘的家庭情况吧?”
马艺强想了想说:“小时候总是听妈妈说,这个大舅母家里多么有钱,说舅公在外面工作赚了不少钱,带回来,在村里的条件算是数一数二,只比刘伯伯家差一点,可是后来听说舅公去世后,大舅父不太会过日子,日子过得越来越差。”
苏田田的这位大伯娘,当年可是被村里大部分女人羡慕。
嫁的丈夫家里条件非常好,开了食品加工厂和两家店,大伯娘第一胎就是生了男孩,然后又陆续生了两个女儿,一个跟苏田田同岁,只比苏田田小两个月,一个跟苏志浩同岁,比苏志浩小三个月。
因为生活条件好,大伯娘又会打扮,当时真是肤白人美,幸福满满,儿女双全。
用桑逸梅的话来说:“自己背着孩子去干农活,大嫂在家里数钱。”
可是这种生活只是持续了十多年。大伯父的爸爸去世后,他不会做事,吃喝玩乐行,做事就是只有嘴上说得好听,不好好打理工厂,很快工厂关了。
烂船都有三斤钉,如果他肯低头努力工作,日子还是可以过下去的,可是他接受不了这样的落差,也不肯干农活,天天喝酒,日子是越过越苦了。
大儿子高中毕业,出来工作了,二女儿三女儿初中毕业,也出来工作了,按理说生活条件应该会转好,可是却比以前更差了。
大儿子苏志东结婚时,摆了十桌,请族里的亲戚吃饭,摆酒的钱还是借的,苏谨元借给苏志东5000元,苏志东还向其他人借了钱。
二女儿三女儿结婚,族里都没有人知道。
原来二女儿三女儿都是在电器厂打工时,认识了外省的男朋友,买不起房子,就在娘家附近租房子住。
不要说帮衬娘家,还天天回家蹭吃蹭喝的,蹭吃蹭喝的不止女婿,还有女婿的家人,儿媳都气得离婚的事说了几次,苏志东一个大男人都气哭了。
田田后来听同村的朋友阿欢说,阿欢同苏田田、二堂妹是小学同班同学,她家就在二堂妹家隔几户人家。
她说二堂妹很可怜,就在某一天换了一套红色的新衣服,撑着一把红伞,在一个女的陪同下走到租房处,就当结婚了。
听了都让人觉得心酸,结婚不是一定要摆酒席请客,可是难道男人上门接新娘都省下?
三堂妹也是这样,给人的感觉是偷偷摸摸结婚了。一个女儿是这样,两个女儿是这样,都不知道大伯一家怎么想的。
穷就穷吧,一起努力工作赚钱就是了。偏偏苏田田的两个堂妹,嫁的是不太想努力工作的人。
苏田田遇到大伯娘说的那个二女婿的堂哥那天,想起当时的情况,苏田田都有不想结婚的冲动了,女人如果结婚后比结婚前活得更难,还值得结婚吗?
苏田田靠在椅子上,向马艺强等人说起那天的情况:“那是大概半年前的事,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中午,因为连续两个星期六天都加班了,公司的副总为了补偿我,叫司机送我回家,路过大桥时,我见到一个人在桥上走,是大伯娘,于是让司机停车,摇下车窗,问她去哪里。”
大伯娘说:“我二女儿要生孩子,现在在医院。”
苏田田吃了一惊:“天气那么热,你走路去?这里走路到医院起码要20分钟。”
大伯娘:“女婿在,我晚一点到也行,不坐车能省点钱。”
苏田田下车,拉开后座车门,对大伯娘说:“大伯娘,上车吧,我们送你去吧。”
去到医院后,二堂妹刚进产房,二堂妹的老公和他堂哥在,苏田田给了800元给大伯娘才离去。
回到家后,苏田田找二堂妹的好朋友阿欢问,才知道二堂妹的日子过得不太好,还找阿欢借过钱。
阿欢说,因为二堂妹三堂妹的老公现在都没有去工作,大伯娘反而找了份清洁的工作,为了这份工作,没有帮田田的大堂哥苏志东带孩子,赚的钱都补贴给女儿,现在还说要辞掉工作帮二堂妹带孩子,估计以后家里更加不安宁。
于是苏田田就说,男方家里没有老人带孩子吗?阿欢说,男方是多子家庭,父母帮其他儿子带孩子,不帮她带呀,不带就算了,还总是伸手向他们要钱。
苏田田说完往事,苏谨元说:“以后她们有跟你借钱都不要借,最近你大堂哥大堂嫂都跟她们吵架了。”
苏田田说:“我知道,上一次三堂妹找我,说要帮她老公的弟弟还信用卡,要向我借2万,我没有借,也没有同你们说。”
马艺强说:“那她还想给表姐你介绍她二女婿的堂哥?”
苏田田说:“那次见过面后,她二女婿的堂哥就有我的联系方式,说是二堂妹给他的,他有联系过我,说大家同一个城市工作,有空多联系,我出于礼貌刚开始有回复。”
“后来呢?”苏谨元焦急地问。
苏田田说:“后来他说想很喜欢我,其实他看上去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