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夫妻俩一早便起来梳洗换衣,今日是出去闲逛,不是会客,太打眼了倒不好,故紫菀只穿了件藕荷色斜襟短孺,外罩桃红撒花对襟褂子,下系松花弹墨百褶裙,一色半新不旧,清新淡雅,不见奢华。
陈珩业已收拾妥当,见紫菀还未梳头,便坐在一旁等着。
紫菀从首饰匣中挑了套碧玉头面,对绣竹道:“一会子还要戴帷帽,别弄太麻烦了,首饰也少戴些。”
绣竹应了,她时常给紫菀梳头,动作极快,不一会儿便梳好了,挑了几样首饰簪上,拿起靶镜,道:“奶奶您瞧瞧,这般可妥当?”
紫菀往镜内细细端详了一会儿,见绣竹给她挽了个半翻髻,头上也只戴了碧玉头面中的簪、钗两样,另簪了朵纱堆的重瓣石榴,精致素雅。
紫菀点了点头,笑道:“这样就行了,一会子淡菊绿云同我一道去,你们在家里好生照看哥儿,别让他乱吃东西,我们午时前便回来。”绿云等人应了。
夫妻俩进里间瞧了瞧,虎头仍在熟睡,握着小拳头,小脸蛋红扑扑的。
紫菀微微一笑,冲陈珩轻轻摆了摆手,小心翼翼给虎头掖了掖被子,方轻手轻脚地出来。
再次嘱咐了孙嬷嬷等人一番,夫妻俩方携手出去了。
车马早已备好了,紫菀同淡菊绿云坐一辆,两个婆子跟车,陈珩带着几个护卫骑马随行。
将军府离集市不远,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便到了最热闹的西街。
陈珩下了马,把马匹交给了车夫牵着,走到马车前道:“已经到了集市,下来罢。”
紫菀闻言戴好帷帽,陈珩扶她下了车,命车夫驾了马车去一旁的茶棚边等着,便带着紫菀逛了起来。
淡菊与两个婆子在身旁跟着,几个护卫亦在身后不远处,把他们与街上行人隔开来,免得一不留神被冲撞了。
平安州夷汉杂居,风气颇为开放,不似京城那般规矩严谨。
此地民风淳朴,百姓们经历了先前的胡人叛乱,越发珍惜现在的生活,且街上时常有兵士巡逻,便是有那等心思不正之人也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犯事,因此街上时常可见女子身影,其中不乏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
紫菀以前出门都是坐在马车里,不管去哪儿身边都是跟着一大群的丫头婆子,还是第一次这么轻松的逛街,颇感新鲜。
只见街上人来人往,有男有女,甚至还有不少妙龄女子,而大家似乎都看惯了,丝毫不以为异。
街道旁有许多小摊贩,卖药材的,卖吃食的,卖首饰的,极为热闹。
紫菀不禁疑惑道:“怎的这里如今热闹了许多,我记得去年都还有些冷清。”
陈珩笑道:“自从年初两边开了互市,这里便热闹了许多,如今还不算什么,到了秋末才热闹,到时有许多关外的胡人都会带了药材皮子过来,还有京城和江南那边来进货的商家,比如今要热闹十倍。”
紫菀闻言颇为向往,笑道:“那才有趣呢,到时候你可得带我过来逛逛。”陈珩笑着应了。
如今还是春天,卖药材的最多,紫菀见好些药材品相都极好,价钱却不甚贵,便挑了好些品质上佳的买下,命人送回府里。
一时路过一处摊贩前,摊主只是个半大少年,地上的粗布上零零碎碎摆着几支小指粗细的人参,还有些一些兔子、野鸡、狍子等野味。
紫菀见那人参虽然年份不长,品质倒还不错,便问道:“这人参怎么卖?”
摊主不过十三四岁年纪,正愁眉紧锁,闻言抬头一看,不禁愣住了。
绿云见状便有些不悦,轻咳了一声,道:“我们奶奶问这人参怎么卖?”
那少年方回过神来,面上一红,忙道:“二十两银子一换。”
绿云在一旁闻言不禁蹙了蹙眉,摇头道:“方才在那边摊上不过十两银子,品相比你这个好多了。”
那少年一怔,忙道:“这是家兄今早在北山顶上采的,正宗的野山参,与别处的不一样,药效也更佳,故而价钱也贵了些,还请姑娘体谅。”
紫菀听他言语颇为文雅,抬头看去,身上虽穿着件粗布短打,却生的眉目清秀,肤色颇为白皙,浑身上下萦绕着一股书卷气,不似猎户,倒像个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儿。
紫菀心中疑惑,不免多看了两眼。
陈珩虽默不作声,却时刻都注意着紫菀,见状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不禁一怔。仔细端详了那少年两眼,疑惑道:“我们可是在哪里见过?”
那少年闻言一愣,不知想到了什么,顿时面色惨白,忙摇了摇头。
陈珩见状越发疑心,正欲说话,忽听一个沙哑的声音道:“阁下是何人,不知找舍弟有何事?”
陈珩循声望去,却是一个二十出头的男子,相貌与这少年极为相像,只是左颊上有一道极深的伤疤,眉宇间也带了几分戾气,此时正警惕的挡在那少年面前。
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