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女生耽美>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338章 提我三尺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8章 提我三尺剑(1 / 3)

怀仁心行仁事而出恶果,这句话是对王莽政权所进行的变革最精确、最正确的描述。

事实上,在王莽开始变革的时候,天下除了两个人之外,其余人都没有觉着不对。

他们都觉着,王莽是做到了古之圣贤所做到了的一切。

其政策包括将土地收归国有,称之为“王田”,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的确是与后世四五十年代的一项政策十分相似,所以后世也有流传,说王莽是所谓的穿越者。

但事实上,土地公有制并非是后世才出现的制度。

在秦朝商鞅变法之前,土地一直是公有制,因为那个时候的生产力还很低下,所以必须是让所有人汇聚在一起耕种劳作,这样才能够保证土地不被荒废。

而等到了商鞅变法时期,因为铁质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以及扩大使用,生产力大幅度的提升,所以公有制不再适合这个时代了,因此商鞅改为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这一方面是因为生产力提高的要求,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地主阶级出现,并且想要扩大权力、以此来提高社会地位的要求。

无可置疑。

等到那个时期,土地私有制再次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的需求了,因为那個时候人力已经足够多,所以再次将土地改为公有制。

这是新生国家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求。

可在王莽这个时期的时候,真的有这种需求么?

一组数据其实能够很快的彰显出来这个问题。

五千六百万人。

这个数字很有可能上下浮动,大约可以记成是六千万人。

依照当时大汉的地盘范围来看,真的已经到了土地不能够满足寻常百姓们的耕种,而必须是要让土地收归国有的时候了么?

并没有。

历史中适合“公有制”这个改革的时期其实并不多,秦一统天下后,始皇帝时期算是一个,明末算是一个。

他们两个适合“公有制”改革的原因还大不相同,甚至是截然相反。

始皇帝时期适合公有制改革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天下的土地大多数被六国贵族所掌握着,实际上黔首手中并没有多少,而始皇帝若是将土地收归国有,那么便能够一定程度上掌控民心。

而依照始皇帝的威严,秦国内部的贵族们大概率是不敢造反的。

至于六国贵族?

他们本就是敌人。

而后,只要将土地照常发放,顶多是加一个使用期限,再加上金银赔偿,当时秦一统天下后的混乱状况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最重要的是,将这些土地收归国有之后,始皇帝、或者说秦王宗室承诺给老秦人的土地便能够兑现。

稳住基本盘、抓住六国民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加上书同文、车同轨等大一统措施,秦很快就能够将天下安顿下来,之后慢慢的收拾那些隐藏着的六国贵族。

而明末适合推行“公有制”的原因则是因为,这些土地大多数在地主阶级手里,土地兼并已经十分严重。

更为恐怖的是,这些地主阶级实际上是“投降派”。

比如晋商八大家。

比如那些站在朝堂上,看似光明磊落的“众正盈朝”们。

他们的手中,哪一个没有兼并数万、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土地?

将话说回来,此时的大汉是绝对不适合推广公有制的,原因很简单——地主阶级所兼并的土地还没有达到一个顶点,他们还在螺旋的上升过程中。

历史的进程便是这样。

他们所掌握了大部分的权力,且正处于巅峰时期。

他们对这个世界、对这个王朝依旧是有利的。

大汉的人口还是太少了。

而王莽的其他政策多少也有些“朝前”,或者说是“过于理想化”了。

如今整个大汉最大的地主头子还是皇帝。

所以,不出意料的,王莽所推行的政策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这个改革进展的十分艰难。

艰难到王莽的心都开始动摇了。

而这个时候,一个更大的巧合出现了,这个巧合让王莽动摇的心再次坚定了起来,甚至变得更加快乐和肆意。

天子病重。

黄龙二十一年,在王莽的变革进行了一年了之后,天子的身体终于遭受不住他日日夜夜的荒诞而病了。

在病危之间,天子在王皇后以及王丞相的劝告之下,觉着大汉不能够没有君主。

又在两人的劝告之下,觉着前太子内心一定对自己有着无穷无尽的怨恨,毕竟是他逼死了他的母亲,且将他放逐。

于是,他将方才五岁的王皇后幼子“刘婴”立为太子,并且表示自己若是崩殂,便令太子继承大统成为天子,而令丞相、国舅王莽监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