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玉华回去的路上有些心神不宁,方才听婢女说,裴公子去了抱厦。
抱厦里有三妹,她知道。
听说前日重华带回来的烤炙还是裴公子亲自做的,又说他们俩在三叔院子里嬉闹了半日,谢玉华心烦意乱,她是到了考虑婚事的年纪。
但她从未想过,有朝一日,素来顽皮不懂事的三妹能在这事上令她困恼。
其实,若非大伯父是长房,在谢府里显尊,单论伯父与自己父亲的官职及能力,谢玉华从来不觉得自己会比长房的姐妹差。
然而,从小到大,府中但凡有客临门,注意力都是放在大姐和三妹身上。
这次的裴继,亦是如此。
进了香苑,听见谢妙华屋里传来笑声,谢玉华细细一辩,就知是方才随三叔离开祖母屋子的三妹。
举步而入,果然是谢重华在这儿,两人正站在屏风后的镜台前议论珠钗。她听见自己那个不争气的亲妹妹正缠着谢重华撒娇:“那我不管,三姐你要把你那支带小金玲的步摇送我,我先前见你戴着可好看了,走起路来还有声音,真有趣!”
谢重华自幼也是活泼好动的性子,这几年随着年龄增长又爱美,最喜欢环佩玎珰的戴在身上,很多时候都是人未至而声先至。虽然常常被祖母说不庄重,可年纪小,大太太纵容着,也没人敢再说她,谢妙华素来喜欢与她一道儿,趣味相投。
谢重华将手里的明珠银簪搁下,颔首道:“好啊,回头我让画碧给你送来。”
“三姐最好了!”
谢妙华笑着揽上谢重华胳膊,身旁有侍女提醒二小姐来了,两人望向门口,齐齐喊了声“二姐”。
谢玉华目光扫过揽着谢重华的手,视线又落在谢妙华身上,出言时微带了几分责怪:“阿妙,你不要老缠着三妹要东西,有什么缺的和我与娘亲说,自然会给你添上。”
“三姐的好看嘛!”谢妙华才十一岁,本性未收,不爱将心思藏在心里,向来有什么说什么,“再者,三姐都愿意给我,二姐你那么生分做什么?”
谢玉华先行坐下,若有深意的严肃道:“你三姐对你大方,可你也不能总问她索取,她愿意疼你,你也要有自觉,这样子姐妹情分才能长久。”
她说完,改望向谢重华,浅笑了状似随意的问:“三妹刚不是随三叔去外院了吗,怎么在这儿?”
话及这个,谢重华脸色微耷,闷声道:“三叔被人喊走了。”
谢玉华微讶,又问:“是崔大人派来的?”
老太爷过世,大老爷和二老爷都回来丁忧,当时谢元盛正在金陵办差,后来就一直没有回京。他留在这儿,崔知府常常请他去衙门里帮忙,谢家人都知道。
“不是知府大人。”谢重华表情更不好了,“是沈同知。”
谢玉华起先还愣了下,而后才反应过来沈雍在任同知,笑道:“三妹这是怎么了,与大姐夫闹别扭了吗,怎么都唤起沈同知了?”
谢重华扁了扁嘴,她很不喜欢三叔和沈雍往来。前世就是这几年,他们俩暗地里不知道干了什么,回京城后三叔就开始平步青云,然后沈雍也跟着扶摇直上了。
谢重华见得了三叔好,但丁点都不愿意他去提携沈雍,心里暗想着定要坏了沈雍的前程。
自从谢元盛亲自带着谢重华去和老太太说了要指导她功课后,老太太就没有再要求她日日到宜生居了,只是对她的态度也急转冷淡,不再像以前那样关怀备至了,约莫是失望。
大太太倒没再坚持,她虽不愿女儿与谢元盛往来,但也不会固执己见去勉强闺女,见说了几次无用便由着她去,左右那人性情再不好,到底是一家人,不会害重华。
暑天酷热,窗外知了鸣叫,谢重华午觉初醒,神情倦懒,眯着眼不太想起身。
还是去外院打听消息的画碧进来告诉她三老爷回府了,她才从床上坐起,由着侍女替她梳理,打了纸伞出门。
守门的阿平看见她已习以为常,请了安引她进院子,却没有朝书房方向去,而是往小厅走。
谢重华询问,他才道:“大姑爷在里头呢,这次还是他和爷一同去的耀县,现正在说事情,三小姐稍等。”
滢姐儿出事至今,她已有数月没见过沈雍了,倒不是两家断了往来,而是沈雍每次过府她都以理由拒之。上回老太太找人唤她去宜生居,因着沈雍在,谢重华就没有去,事后还被祖母说了一通,没想到今日倒是她自个儿过来了。
她叮嘱阿平:“那等大姑爷走了我再过去,不用说我在这儿。”
阿平点头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