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游戏竞技>孟子,详解版> 第1章 解读孟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解读孟子(1 / 2)

我们今天开始学习《孟子》,孟子出生在战国时期。讲《孟子》之前,先对战国时期做一个初步的了解。孔子是在公元前四百七十九年离世,那个时候是春秋末期。孔子离世后不久,大约在公元前四百七十六年、七十五年(因为这个时间不太确定)开始进入战国时期。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战国时期前后经历两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在春秋末期还是讲礼的。虽然礼崩乐坏,但是还有一个礼在约束,一旦进入了战国时期,开始吞并,战争不停地加强。

在战国初期,已经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并不等于只剩下七个国家,还有二十多个国家,但是以这七个国家为大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主要剩下七国争雄,孟子就出生在这个时期。

所以孟子的观点,更直接更鲜明,他不像孔夫子,那个时候还有很多人去问政,孔夫子回答的方式,多是温和的,而到了孟子这个时期,已经不再有人问政,而是直接问利,这个时候小国,多数是为了自保,如何不被灭亡,而大国想的都是如何扩张,大家开始变得更急功近利,并没有人有耐心听,以温和的方式去讲。

到了孟子这个时候,讲话非常的直接,观点非常的鲜明,每一个时代出生的人,他的性格是各不相同的。举个例子,比如,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和我们现在九零后的人,零零后的人,天然的性格,就各不相同,这是处在出生的那个时代的背景所决定的。

所以我们去看孔子和孟子,也是一样的,两个人的性格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政治主张上,在一生推行的道上是一致的,孟子非常推崇孔夫子的学问,推行仁政。

孟子出生在邹国,是现在的山东邹城,邹国以前是鲁国的一个附属国,孟子出生在公元前约三百七十二年,到二百八十九年,八十四岁的高寿。我们现在流行一句话叫:“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而七十三、八十四指的是孔子和孟子的寿终。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到,民间对于孔孟两位圣人的推崇,甚至自己的年龄寿命都是以七十三、八十四为基础。孟子的经历和孔子有很多相同之处,孔夫子是幼年丧父,而孟子在幼年之时,他的父亲不知去向,孟子的父亲据说是一位不得志的书生,在孟子幼年开始离开,有人说是离世,有人说去经商,有人说去为官,这个不可考证。自孟子幼年离开以后,再也没有回来过,是孟母把孟子从小带大,给他教育,有我们熟知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并且孟子同样是周游列国,周游列国前后将近二十年,在这二十年当中,同样是有很多学生跟随在身边的,在极盛之时,有车数十乘弟子数百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在战国那个时期所讲的仁政,是有很多人愿意跟着学习,并且愿意跟随,而孟子在讲学的时期,是战国中期。

我们刚才讲到,在战国初期,已经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到了战国中期,开始休养生息,因为大家经历了连年的征战,吞并、扩张以及自保,百姓连年征伐,已经变得很累,所以在休养生息的阶段,大家都开始求贤若渴。

在求贤若渴的阶段,有两种人比较被重视,第一种人是武将,比如,在战国那个时期,我们所熟知的孙膑、庞涓、吴起,包括后期的白起、廉颇、李牧,王翦等等,这些历史的名将,都是在那个时期所产生的,因为战乱自然是需要这些武将。

除了武将之外,第二种人就是有谋略之人,或者是懂得变法之人,比如说商鞅、吴起,也是懂得变法的。再比如说像孟子这样,有自己的思想和学术之人,每个人的思想不同,提出来的治国方针就各不相同,在这个时期是百家争鸣的,每个人都会提出自己的治国理念,每个人都会说出自己的学术思想,一旦被哪个国家的君主开始任用,就可以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在这样一个战乱的时代,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孟子的思想在当时,并不是主流的思想,所以孟子一生并没有为官,因为没有人愿意全盘采纳孟子的思想,所以他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孟子一生致力于推行仁政,讲仁者无敌,与民同乐,可是在那样一个时代,大家都在求利,都在想如何可以快速发展壮大,去吞并其他的国家,以及自保,所以没有人愿意去实行仁政,但是这里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既然没有人愿意去实行仁政,那么孟子为什么一定要坚定的推行仁政?

在孟子的开篇讲,梁惠王和孟子之间的对话,梁惠王开篇,就问孟子说:“您不远千里而来,有什么可以利益我们国家的方法和政策呢?”孟子直接就开始讲:“何必曰利,仁义而已矣。”说大王您不要去谈利,只要谈仁义就够了。

我们去试想一下,孟子这样的圣人,会不会知道,自己讲的仁义之道,不会被他人全盘的接纳,别人都是想要快速地发展,快速的求利,而孟子坚持要讲仁义,不能讲利。如果我们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时至今日,在当时讲利的,讲谋略的那些人,我们或许还会记得那些人,历史会记录他们的一生经历,和他们在那个时代所做的贡献。

比如,我们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