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宗皇帝赵昚在位期间,发生了一件奇事。这件事情最早是从荆南道开始传播,最后传到了临安城。
说是在距离荆南城东边十五里远的官道附近,突然出现了数以万计的老鼠,将整个官道堵塞得水泄不通。
这些老鼠颜色各异,有黑色、白色、黄色和青色;但形状却十分奇特,有的长得像鸡,有的长得像鸟。但大体上都还是老鼠的样子。
人们路过时,这些老鼠并不懂得避让,结果被车马踩踏致死或被车轮碾压而亡,数量难以计数。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三个月后,这些老鼠才逐渐消失,没有人知道它们最终去了哪里。
然而,就在这些老鼠消失不久后,同一地区又出现了一只奇怪的猴子。根据目击者的描述,这只猴子体型较小,只有大约两尺高,但却令人感到十分厌恶。
这只猴子喜欢躲在官道边的大树上,这里蹿过来那里跳过去。过路的人,稍不注意的话,携带的包袱行李什么的,都会被这只猴子夺去,然后洒得到处都是。
更古怪的是,这只猴还是个色鬼。那时正值炎热的夏天,这一带的人家,平日里妇女们总会坐在院子里纳凉闲谈,躲避酷暑。
不知怎么的,这只猴子似乎发现了这个现象。于是,每每到了妇人们闲坐纳凉的时候,它就会从官道边的大树上偷偷溜进人们住的寨子里。瞧着妇人们不备的时候,从屋顶或者是院头上悄无声息的溜下来,在妇人们身上掐把油,然后吱吱地笑着离去。
这一带的人家的妇人,基本上个个都被这只色猴调戏侮辱过。哪怕天气再热,妇人们也不敢出门纳凉。
这一带的人家的妇人,几乎每个人都遭受过这只色猴的调戏和侮辱。即使天气再热,妇人们也不敢轻易出门纳凉。但这只色猴跑到又快,她们又恨,但又无可奈何。
原本那只猴子只是袭击过往的行人,但如今就连村寨中的人们也遭了殃。这只可恶的猴子,自然引起了众人的愤怒。
于是,不等衙门采取行动,村子里的人们已经率先行动起来。他们纷纷放置各种陷阱和机关,如带有诱饵的箱子、用来捕捉山鸡和野兽的套子等,这些陷阱在村子周围布的到处都是。
但这猴子也贼精,村子里的人安放的陷阱对它来说,视若无物一般,村民们前脚刚安好陷阱,后脚这只猴子就毫不费力地拿走了诱饵。
惹得村子里的人还以为自己的本领丢了,当他们试图检查自己安装的机关时,却常常不慎触发机关,将自己陷于了不利的境地。
而且,每当村子里的人触发机关以后,过不了多久,就会听到这猴子痴痴的笑声。
在连连捕捉猴子却徒劳无功的情况下,村里开始流传起一种说法:“这猴子肯定不是普通的猴子,说不定是一只神猴呢!要不然,它怎么能每次都识破我们设下的陷阱?”
这个观点一出,立刻引起了不少村民的共鸣。他们认为,如果继续追捕下去,可能会给整个村庄带来不幸。因此,大家决定不再去抓这只猴子。
而且,猴子如此聪明,或许可以通过供奉来平息它的怒气。于是,村民将一些食物和水果摆在猴子经常出现的地方,希望这样能够讨好这只猴子,希望猴子在享用供品之后,不再骚扰村子。
可惜,事实证明这些村民们的努力都是白费功夫。尽管他们不断地供奉,但猴子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变得越来越嚣张。
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这只猴子都会趁人不备的时候溜进来,村子里的很多人家,被猴子折腾得更加够呛。
眼见供奉也没有什么用。某个胆子稍微大一些的山民,在自己家妇人又被猴子骚扰之后,终于忍不住了,就找了许多网鸟的罩子,偷偷安放在村里人平时放置祭品的地方,看能不能逮住这只猴子。
结果,还真没辜负他的期盼。在埋伏了三番五次之后,某个傍晚,还真让他成功的用网子逮住了这只猴子。
看到猴子落了网,山民的心里既高兴又紧张,因为村子里的人都说它是神猴。
于是,山民就趁着夜色,让自己家里人缝了一个布口袋,把网子连同猴子一起塞进了布口袋里,打上了死结。想把这只猴子背到荆南城西的八渠山那边,连同布口袋一起扔到荆江,让它随水飘走。
从把猴子装进布口袋背在身上往荆南城走,走到荆南城西门外的时候,天还没大亮。
山民迎面碰见一个拄着拐杖的白头发白胡子老头,那老头拦住了他。你背上背的是不是一只猴子啊。
听了老头的问话,山民也是很惊奇,也就停了下来。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是啊,老丈。
至于山民为啥会停下来并老老实实地回话,原因也很简单。在古时候,能持着拐杖行走的老头,那可都是有特权的啊!
汉成帝时发布的《王杖诏书令册》就说过:“年七十以上赐王杖,比六百石,入官府不用跪拜,有殴辱王杖主者,以大逆不道论罪。”这些律令,乡老们没少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