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田只猜中了开头,但没有猜中结局。
第二天,《太极》和《危险关系》一上映,确实分走了《铜雀台》不少票房,《铜雀台》只报收五百多万。
但这两部电影的票房也没好到哪里去。
《太极》首日票房也是八百多万,《危险关系》只有六百多万。
几乎所有人都傻了,这是怎么了?大家突然又不爱看电影了?
中博的陈总都要哭了,首日六百多万,分账到手才两百多万,还不够票补钱呢,更别提几大主演的片酬了。
花了两千万请国际章,就这点号召力?
也是陈总想瞎了心,现在别说是国际章了,大哥成的票房号召力都在逐年下降,两千万请国际章不是问题,请国际章拍文艺片就是问题了……
比陈总更难受的是王常田,他突然有些迷茫,觉得自己不懂电影市场了,不是,为什么啊?
发哥加神仙姐姐,再加上苏友鹏,就算一个人扛五百万票房,都有一千五百万呢,凭什么这么低啊?
就凭电影不好看呗。
先不说剧情,只说导演赵林善。
他今年不到四十,是长影厂的签约导演,不过之前是拍广告的,一部电影没拍过,然后就接过了《铜雀台》的执导筒。
具体是怎么当上的,那就没人知道了。
反正不管是长影厂还是光鲜,大家都由着他折腾,项目是赵林善提出来的,灵感就来自曹操墓。
当时发现曹操墓的新闻铺天盖地,然后也不知道怎么就触动了赵林善,反正他就想拍铜雀台了。
电影顺利立项以后,赵林善先找《疯狂的石头》编剧周志勇写了一版剧本,他不太满意,又找了老谋子的御用编剧王斌。
然后赵林善还是不满意,最后找到了王海林……
幕后团队也是国内顶级,老谋子的御用摄影师赵小叮掌镜,顺便出任监制;中国第一录音师陶晶加盟;提名过奥斯卡,拿了十座香港金像奖的奚仲纹担当艺术顾问;小日子殿堂级大师梅林茂配乐;还有号称电影美术之神的种田阳平担当美术指导。
这个团队,老谋子都不一定能凑齐,结果一个新人导演凑齐了。
按理说,这样的幕后团队,就算找个外行来拍,都不会太差,可赵林善就把电影搞砸了……
别看赵林善很年轻,但是镜头语言非常老派,大概还停留在三四十年前。
那个年代的摄影机重量比较大,很难移动,通常是架在那里,让演员随意表演,就和很多电视剧差不多。
《铜雀台》就是这个吊样……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算了,赵林善唯一的贡献就是瞎鸡儿切镜头。
本来需要长镜头的地方,他来了一个跳切,本来需要一带而过的地方,他又在那摇来摇去。
给观众的感觉就是平淡中透露着一股诡异,每次要到高潮的时候,赵林善总能把高潮变成平淡的镜头,让人十分恼火。
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月没上过大号的人好不容易有点感觉了,却找不到厕所,别提多难受了……
至于不少影评人说《铜雀台》有老谋子的影子……这倒是真的,看看幕后团队,比老谋子还要老谋子。
能没有他的影子吗?
这样的电影,票房能好才有鬼了呢,画面再好看也没用,观众看电影是看故事和特效去了,谁特么关心曹操到底爱谁啊?
赵林善则是还在嘴硬,“《铜雀台》是一部文艺电影,我不在乎票房。”
投资一个多亿的大片,不在乎票房是吧?
那你好棒棒呦……
大王总倒是在乎票房,不过《太极》是真不给力。
大王总也搞不懂,《太极》宣传的时候大家不是很买账吗?都说海报做得好,尤其是“蒸汽朋克”的标签,大家都很满意。
怎么上映之后,反倒是没人看了呢?
很简单,货不对板啊。
用网友的话说,就是我家的电热水壶都比《太极》朋克!
还有就是溜粉。
宣传的时候说有冯少峰和阿祖,结果阿祖根本没露面,冯少峰也是最后才露了一小脸,整部电影的男主角是一个纯新人。
谁关心武术冠军啊?
整部电影最出彩的居然是大宝贝,她正在花期,而且打起太极来很好看,让人忍不住想挨两下……
这是谁都没想到的。
当一部电影最出彩的是一个花瓶,就知道这电影多难看了,套路老,人物脸谱化,票房不高很正常。
大王总心里苦啊,《太极》不但投资比《铜雀台》高,还是一次性套拍了两部,看第一部的情况,第二部的票房也不会高。
宣传更是花了不少钱,不但去了戛纳,还从五一一直宣传到了十一,现在票房这个样子,华宜裤衩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