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剑拔弩张,整体来说还是很稳定的。
“但凭将军做主便是,将军赏罚分明,他日某必出头。”典韦拱了拱手,大圆脸满是严肃,一本正经。
至于前线换防的空档,给袁绍八个胆子,现在这时候也绝对不敢往这边打。事实上双方的边界十分安宁,军队都在那边屯田种地呢,只不过是袁绍按照这边设的关卡,相对应的也跟着设了一个,怼着脸防守。
过了一会儿,军士带着典韦入内,才一进来,典韦便单膝跪地:“陈留典韦,拜见大将军。”
回乡之后,便遣散我等归乡。将军言张邈厚待于某,然某只在行军之时见过张邈一面而已,如何厚待?在乡里厮混几日,听得将军杀公孙瓒,袁绍、韩馥二人竟未兴兵。那时某方知,大汉必亡。
“不得欺民虐民霸民。”
黄忠隔上一些时日就打着汇报军务的幌子跑回来看看大儿子,再看看另外的一儿一女。父子之间的感情总是很深沉,以前黄叙命不久矣,黄忠哭天抹泪,愁眉苦脸,现在知道能够多活十余年,一下就差了很多意思……
典韦拱了拱手:“不瞒将军,前翻讨董,某为张邈征召从军,吾亦有心杀董贼,然某仅为军中一小卒,历经几阵,功升百将,大事不能作主。莫说董贼,便是虎牢关之时,某亦未在阵中,乃在别处防守。后回师途中,军中议论撤军缘由,某方知皆因将军南下幽州。
如此一点点的,减少辽东的征兵比例,增加幽州以及草原鲜卑人的兵员,既能恢复辽东生力,同时还能借着军队这个强大的熔炉,糅合地域、种族之间的差异,加速融合的过程。
另外一方面,其他家族的商队也要北上行商,辽东好东西多,药材、皮货、玻璃、细盐、文房四宝、琉璃造物等等,这都是硬通货,需求量相当大。另外还有重要的文化、思想交流的文昌报,那上面每日都是刀光剑影,自创刊开始,骂战就没停过,大汉文化人都等着看呢。
当然两千年以后的摆脱,和现在的摆脱,肯定是两码事儿,就是不饿,还远远谈不上吃饱。
在军队里呆过的鲜卑人,回去之后绝对是大将军的拥护者,这样的人多了,再加上互相之间的通婚,有那么三代人也就差不多了。
袁绍实在问,王言实在答,言说他任命了雁门太守。
百姓绝对是一个不放,事实上袁绍那边的百姓都南迁了十多里,就是不让他们知道王言这边的实际情况。平日里只有商队往来,这是之前就约定的条约。王言靠着行商繁荣贸易,袁绍自己也要靠着行商赚钱。铁不说,盐也是稀罕物。如今整个大汉,就只有王言这边生产细盐。
真正的说起来,现在他治下的百姓仍旧没有吃饱饭,只能说保证不饿。这是辽东百姓的待遇,那边还是有辅食的,油盐不差,多少都能补充一些,但是仍旧不敢放开了吃喝。能收上来粮食,正是因为他们摆脱了饥饿,不再是以前的那副样子,也知道自己根据自家的情况,来调换平衡一些东西。
王言是很理解的,毕竟在辽东有过先例,到明年他们就该开始少量的往外放粮食了,到了后年,家里的粮垛就开始一年一腾换。
“此为吾之根本,却非吾问汝之规矩。”王言摇头一笑,说道,“吾所谓规矩,便是不论何人,不论是何大才,出仕皆须自亭长始,从军皆须自小卒始,汝可愿入军中为一小卒?”
如今平城内,屯驻着一万并州军,拒守王贼。以前他们是有一部分人驻扎在城外的,不过被廖化袭营,损失惨重,长了记性,就在城里堵着。
“汝可知吾规矩?”
典韦应声称是,连连保证……
所以想要再一次大规模的兴兵,少说得三年。
王大将军的命令既出,将军府内先忙碌起来。
王言笑着点头,典韦话说的明白,就是遭受了不公正待遇,毕竟他这么猛的人都能遣散归乡,想想就不服。再加上从各种渠道听来的消息,诸侯各自为战,感觉他们都没前途,觉着他能行,这就过来了。
“人力有时穷,入得军中,切不可自持勇力,横行军中,欺辱袍泽,彼时军法论罪,悔之晚矣。”
王言挑了挑眉:“可问其姓名?”
“带其来见。”王言摆了摆手,让手下人去通报。
而这一万兵马,对于目前的并州来说,已经很不容易,想要再调兵也不会有太多。因为并州的人口本就少,丁原入京带走一批,诸侯讨董又被董卓征召一批,并州的兵力几乎都被抽空,张扬手里也没多少兵马。
“是,嘉告退。”
这一次抽调了黄忠麾下人马,自然要给补上。这是王言早都准备好的,在过去的时间中,幽州二十岁以上的男丁就经历了一场选拔,谁行谁不行都有数,直接把他们补上去就是,也算是扩军了。
他笑着拱手:“将军所想,嘉已知之,请将军放心,嘉定不负将军所望。”
当然事情的发展,势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