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12章 宗亲制(1 / 2)

允熥天生就对这些东西没有兴趣,他不喜欢被束缚,不喜欢有什么困着自己,只想做一些想做的、感兴趣的,或者扛在肩上不得不背负的责任,其实说白了允熥就是想做一个闲散王爷。

这么说来朱元璋也能理解允熥的想法,理解允熥无欲无求、不重权势。

不待朱元璋说什么,皇太孙朱允熥接着说道。

“和孙儿的想法不一样的是燕王朱棣热衷于权势,热衷于皇位。”

“他虽然当上了藩王,却依然不满足于现状,因此在藩王的基础上想要谋求更多的权势。”

“再说了藩王有银子、手握重兵,想要造反简直易如反掌。”

听到皇太孙朱允熥说的话,朱元璋又想起开国之初他要分封藩王时朝中大臣的上奏。

其实朝中大臣说的话朱元璋明白,也表示理解,但不论什么事情有不好的一面,相对应的也有好的一面。

对于分封藩王朱元璋看到的是好的一面,现在燕王朱棣暴露出来的是不好的一面,只是角度不一样而已。

虽然朱元璋心里依然对分封藩王持赞成态度,但燕王朱棣这次的事情无疑给朱元璋敲了一个警钟。

如果这次的事情他放任不去管,那后面还会出现无数的类似的事情,到那个时候简直就是后患无穷。

想到这里朱元璋看向皇太孙朱允熥说道。

“听允熥这么说,你是不赞成分封藩王?”

闻言皇太孙朱允熥摇了摇头,而后直白的说道。

“不赞成。”

“历史上很多史实证明分封藩王没有好下场。”

“如果孙儿没记错的话,最先开始分封藩王的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

“当然分封制和皇爷爷分封藩王相同的地方是都是把土地和人民给了血缘关系比较亲近的宗亲。”

“但结果怎么样?很快进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相互之间征战的局面。”

“换句话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出现就是拜分封制所赐。”

“紧接着汉朝的郡国并行制也是郡县制和分封制同时实行。”

“当初汉朝皇帝的想法和皇爷爷的想法相差无几。”

“结果爆发了七国之乱,最后还是汉武帝采纳晁错的推恩令才削弱了诸侯的势力。”

“西晋的八王之乱,无一例外的也是因为分封藩王引得藩王权力膨胀,进而爆发了战争。”

“这次燕王朱棣和蒙元乃儿不花勾结,通敌叛国就是藩王作乱的一个缩影,如果这次皇爷爷不加以重视,以后还会有更坏的情况出现。”

其实皇太孙朱允熥早已意识到了藩王的问题,但是他一直没有机会,也找不到机会来和朱元璋说。

此次燕王朱棣通敌叛国总算是给了皇太孙朱允熥一个由头,借着这次机会,皇太孙朱允熥一定要劝诫朱元璋彻底解决分封藩王的问题,限制藩王的权力。

不待朱元璋说什么,皇太孙朱允熥接着说道。

“皇爷爷,其实孙儿明白皇爷爷分封藩王的初衷。”

“皇爷爷苦了一辈子打下的江山,当然希望子孙后世能得到皇爷爷的庇佑,能过的好一些。”

“皇爷爷这样想、这样做无可厚非,孙儿和父王都感激皇爷爷如此为子孙后代考虑。”

“但有一个问题皇爷爷没有考虑到,分封藩王之后皇室宗亲越来越多,接受朝廷供养的人也越来越多。”

“现在的皇室宗亲还是能数的清的几十、上百个,但要是过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呢?”

“皇爷爷有没有想过会有多少人伸手等着朝廷供养?皇爷爷有没有想过朝廷的银两还能不能供养的起这么多人?”

“这些问题皇爷爷考虑过吗?”

听到皇太孙朱允熥的反问,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其实朱元璋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来他朱元璋能做的就是尽己所能去维护自己的子孙后辈,而他活着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他只能管到最近二三十年内,再往后就得交给标儿和熥儿了,所谓眼不见为净,他自然管不了后世的事情了,二来就是朱元璋没有腾出时间来计算这些事情。

因此在皇太孙朱允熥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朱元璋一脸懵的看向皇太孙朱允熥。

看到朱元璋脸上的这副表情,朱允熥就知道朱元璋对此什么都不知道,因此朱允熥接着说道。

“孙儿给皇爷爷简单说一下关于藩王宗亲的事情。”

听到允熥说的话,朱元璋又来了精神,他倒要看看允熥想说什么,再者他也很想知道供养宗亲最后能变成什么样子。

接着皇太孙朱允熥的声音传来。

“现在孙儿带着皇爷爷姑且来算上这么一算。”

“举个例子,第一代大明皇室宗亲有十六人,当然孙儿知道肯定不止十六人这么少,但咱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