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得爱妻,更胜于唐太宗得长孙皇后也!”
康熙深受感动:“为夫要为你立书着传,让天下人传颂你的贤明!”
俪珠对此并不在意:“身为皇后,本来就是要青史留名的,又何须多此一举?”
康熙十分坚持:“这不一样,为夫要以你为核心编撰一本史书,保证让你百世流芳!”
俪珠不再推辞:“那好,那我就等着看了。”
康熙环着俪珠的杨柳细腰:“朕过来之前已经传旨让文渊阁的一众大学士开始拟定此事了,顶多明年就会出现出版的文稿,等咱们再审阅一番,就可以装订成册,颁告天下了。”
……
之后,宫里嫔妃也都知道了俪珠拿出来的水泥秘方帮了康熙大忙。
那些原本就投靠了俪珠的嫔妃,对俪珠愈发心悦诚服。
处于中立的嫔妃也难免对俪珠心生崇敬。
而与俪珠敌对的嫔妃,则由衷地感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强大压力。
因为从前他们只觉得俪珠是靠着康熙的宠爱才一路登临中宫之位的,但是她们现在才发现,即使没有康熙的宠爱,俪珠也完全不可小觑。
光凭俪珠能够弄出水泥秘方这一手,就是她们拍马也比不上的。
若是俪珠是个男子,纵然身为平民,能够献出水泥地方,此刻恐怕也已经位列公侯了。
而宫里的这些嫔妃,即使出身再差,也没有真正的平民,哪怕是僖妃的阿玛虽然没有官职,但也份属八旗子弟。
异地而处,没有一个嫔妃敢说自己比得上俪珠。
即使是从前傲气凌云的钮祜禄贵妃,在得知俪珠拿出水泥秘方,使得朝廷使用水泥铸就堤坝,最大的消减了黄河水患之后,也不由得沉默了半晌。
此刻她才发现,原来她和俪珠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亏她一直把俪珠当做对手。
实际上,她和俪珠的差距已经犹如天堑一般。
即使俪珠失去了康熙的宠爱,她也动摇不了俪珠的地位了。
……
转眼间就到了过年之时,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整个宫里就充满了年味儿。
这几日也是俪珠和康熙最忙碌的时刻,因为她身为中宫皇后,要与康熙不停的去主持各种典礼。
比如祭祀天地,祭拜祖先,还有祭祀四方神灵。
同时,她还要安排好宫中的除夕大宴,初一大宴等等各种活动。
不过俪珠之前虽然不是皇后,但也是享受皇后待遇的皇贵妃,再加上有僖妃等人从旁相助,所以她虽然累了一点,但也是游刃有余的。
就这样一直忙碌到了康熙二十八年的二月初二。
这一日,康熙与俪珠在坤宁宫带领一众宗室王公祭拜完祖先之后,又分食了胙肉,而后一同回到了养心殿。
康熙握住了俪珠的手:“珠珠,为夫准备再次南巡。”
俪珠对此毫不意外:“好啊!我陪着你。”
她记得历史上康熙就有六次南巡,北巡西巡的次数也不少。
本来康熙二十八年就是第二次南巡之时。
南巡并不是为了去寻花问柳或者是游春赏景,而是为了民生之事,俪珠对此自然是十分支持。
“黄河与京杭大运河关系着百姓的民生之事,历年以来,工程虽然逐渐完善,但是具体应该修缮哪里,应该在哪里驻建堤坝之事,一众大臣依旧议论纷纷,各有理由,如此一来,为夫也难以完全兼顾。”
康熙背负双手,昂起头颅。
他年少登基,不止有着儿女情长,更有着远大抱负与英雄壮志:“所以为夫这一次南巡,一个是要亲自去巡查一番河道,看一看两河具体的情况,免得被底下的大臣糊弄了!另一个是体察一番民间百姓的寻常生活,看看是不是像那些大臣说得一样,整个天下海清河晏,四海升平,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俪珠颔首:“确实应该亲眼去瞧一瞧天下百姓的日子。”
“另一个是考察吏治,那些地方的封疆大吏,远离京师,虽然为夫早就安排好了制衡的手段,可是天高皇帝远,难免有人生出异心。”
康熙细细解释道:“虽然在为夫眼里,他们都是一群跳梁小丑,可是若是放任不管,必然导致他们愈发骄奢淫逸,从而欺压百姓,鱼肉乡里,这是为夫绝不允许的!”
俪珠打趣儿道:“三郎思虑周全,又肯为天下百姓考虑,若说三郎是圣君,可能有点过誉了,但是说一声明君贤君,还是完全没问题的。”
“圣君之名为夫并不在意,只是为夫记得唐太宗曾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康熙长叹一声:“这百姓是水,咱们大清朝廷就是舟,若是不能让天下百姓吃饱穿暖,莫说什么贤君圣君,不做亡国之君就是好的了。”
“三郎能有此心,不论贤明圣德与否,至少已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