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秀嬷嬷错判了,含妹妹若是不介意,便收下这玉镯,咱们两个就还如从前一般,不要有隔阂才是。”邓遥泠道。
含章垂眸,人们总说破镜重圆,将之谓为佳话,却何尝不明白,破碎的镜子即使费尽心思拼凑,也回不到最初了。
不过她和世子妃不同,她们没有最初,如今,也无所谓。
后宅里头总是要有些人情的,含章道:“世子妃娘娘言重了,妾身收下了。”
邓遥泠含着笑意将手上翠绿欲滴的玉镯摘下来,亲昵地拉过含章的手,将玉镯套上去,她道:“含妹妹手腕很细呢!要好好用膳才是,咱们世子爷膝下未有一男半女的,很是冷清,我很是期待含妹妹能为世子妃诞下子嗣的,不拘是少爷千金,世子爷都是欢喜的。”
这世子妃怎么又要她生孩子了?她难道不知这沈玉衡的头一个孩子必定出自她的肚子吗?何来试探?
含章直说,“妾身不敢当,妾身也愿世子妃娘娘能早日为世子爷诞下嫡子女。”
邓遥泠什么也没说,好似欣慰似的拍了拍她的手臂,就让她回去了。
出了未央阁,小芙幸灾乐祸,撺掇着含章去英萃门看秀嬷嬷笑话,含章也有这个意思,秀嬷嬷一大把年纪了,被当着府中众人的面儿杖责,她定是羞愧难当,含章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在后宅里,还是王府后宅,最不能有的就是慈悲和心软,狠心才是王道。
主仆两个意思一致,脚步轻盈地走向英萃门。
英萃门,沈寅奇怪地问身边的小厮,声音清亮,带着少年人的朝气蓬勃,“我和祖母离家不过一载,家中便已经成如今这模样了?那被压着杖责的老妇是谁?那帮人又是谁?我竟不知,如今王府中人猖狂到敢在我这英萃门行刑了?”
小厮眯了眯眼眸,摇头,秀嬷嬷被压着,他也并没有50的好视力,反倒是在扬州日日看着沈寅读书、夜中烛火明灭而视力不佳,只能模糊着看个大概罢了。
沈寅不高兴地扬眉,本这次归家他就十分不乐意,沈老太太病的严重,他们一路风尘仆仆从扬州上京回府,一路的风尘自不必说,沈寅自小金尊玉贵,这一程也是辛苦,他为英王幼子,虽不是英王妃张氏所出,却也颇得英王钟爱,更是被沈老太太视作眼中珠,他还有个小名儿,叫金珠;
虽现代人读起来有些俗气,但在大庆朝,金啊玉啊珠啊宝啊的,这些为家中宠爱的儿女取小名再寻常不过了, 长生玉奴这些也常见,三字四字的也有。
含章幼时林父还未升官,他那时还是一个在翰林院苦熬多年的小跟班,千辛万苦考科举,好不容易中了同进士留在京中做官,却只能跟在人家身后抄抄笔录记录言行什么的,连正经堂上的笔杆子都没摸着,自然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搓磨得抱负意气不在,他们家的府邸也是破破烂烂的,就蜷缩在一个小巷子最角落之处,含章记得清楚,那时他们邻家一个女孩就名叫“乐娇伊”,可见父母长辈对她的期许和疼爱。
喜乐、娇宠、伊人。
由此可见,沈寅小名儿叫金珠,也能想象出沈老太太对他的疼爱。
并不俗气,而是家中长辈爱之深的表现。
沈寅皱眉随手招来一个侍女,侍女恭恭敬敬地告知他,“……回金少爷,是世子爷前几月纳的含侧妃,秀嬷嬷言语不敬、冒犯了她,这才……”
沈寅幼时生过一场大病,险些没了命,把沈老太太急的这个寺那个庙、观的都拜了个全,又寻了一个隐士高人,那高人似乎也颇有几分门道在,几张符纸下去沈寅就好了,只是那高人嘱咐,都得叫沈寅小名金珠才好,这才多叫叫才能让他真正的金珠满身、珠玉满殿。
沈寅挑眉,看向那个不断哀嚎的老妇人,那是秀嬷嬷?不整天扭着腰乱逛了?他还没离家的时候,秀嬷嬷还撞进过他院子里头,沈寅自然二话不说,立马让人将她驱赶了走,那场面惨烈的,不输今日,可让一向自诩为邓府家奴、世子妃陪嫁的秀嬷嬷好生丢了个脸,此后一月都未曾抬起过头,也是怕极了沈寅这个小霸王。
沈寅勾唇嗤笑,这哀嚎声,他还以为是府中哪个徐娘半老、不甘寂寞的妇人偷人被抓了呢,原竟是那个老货,真是该。
沈寅早就看不惯秀嬷嬷了,只是秀嬷嬷到底是她长嫂世子妃邓遥泠从娘家带过来为数不多的人,沈寅虽桀骜不驯,但是对邓遥泠这个长嫂还是很尊敬的,只私底下找人偷偷将秀嬷嬷拖到林子里头套了麻袋揍一顿,那次一揍,直直让秀嬷嬷修养了半月才下床。
只是沈玉衡的含侧妃他倒是不曾听闻,沈寅眯眸,懒洋洋地瞥了侍女一眼,“那含侧妃是个什么人物?这架势,倒是个宠妾了?”
侍女垂首回道:“回金少爷,府中世子爷妻妾,乃含侧妃其最为钟爱,其余皆不能敌。”
沈寅摆摆手,其最为钟爱?他倒是想会会这个含侧妃了……
含章和小芙赶到英萃门,也看到了沈寅:沈家子弟,不论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