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玄幻魔法>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367章 诡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7章 诡寂(2 / 3)

,只不以为意的嗤笑一声。

与身侧的丞相刘舍稍一对视,君臣二人再相视一笑,刘荣才含笑抬起头,目光淡漠的望向呼延且当。

“贵使说是,那便是吧。”

“我汉家历来,便苦战马之稀缺、骑军之稀少”

“想要同贵主单于好生来过一场,都不得不筹谋布局,以要塞、城池为饵,才堪堪能遂愿。”

“便说去岁,汉匈河套马邑一战我汉家费尽心机,好不容易将贵主单于,引诱到了代北马邑一线。”

“原以为,就算战场占不到多少便宜,也总不至于让贵主单于的主力大军,在马邑城下堂而皇之的溜走……”

“结果如何?”

“还不是贵主单于说走就走,我汉家便是主动让出马邑,甚至退守长城以南,都留不下贵主单于哪怕半日。”

“如此,也好。”

“若真能逼迫贵主单于,与我汉家在河南高阙一线,真刀真枪的来过一场,那,便当朕是在逼迫贵主吧。”

如是一番话,当即便让呼延且当的眉头皱的更紧了些,却也让一旁的丞相刘舍脸,顿时绽放出一抹幸灾乐祸般的酣畅笑意。

刘荣倒是也没说谎。

过去这些年准确的说,是自太祖高皇帝身陷白登之围的那场汉匈平城战役开始,时至今日,汉家在面对匈奴军队时的掣肘,都绕不开兵种克制这四个字。

骑兵对步兵

尤其还是纯骑兵,对各兵种综合的步兵大集群。

这等层面的兵种克制关系,曾一度让汉家断定: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也拥有和匈奴人相当数量的骑兵,以骑兵对骑兵,才能在正面战场维持均势!

然后再在此基础,辅以各兵种步兵集群,才有可能在匈奴军队面前占据优势,在匈奴人身占到便宜。

但事实,这种兵种克制关系的核心,却并非后世人刻板印象中的:骑兵一个冲阵,步兵瞬间溃不成军。

事实,汉家最不怕的,就是匈奴骑兵闷头冲锋。

汉家甚至有一个兵种,专门负责应对骑兵集群冲锋。

材官巨盾。

能成为材官者,无不是下肢粗壮,底盘极稳,腰腹力量又极为出众的猛人。

战时,他们会架起一面又一面比自己还高、还宽的巨盾,于本方阵列最前方,排出一面令人叹息的坚固城墙。

他们的战术动作也只有一个:脚下呈侧弓步,大致做一个类似铁山靠的姿势,以单侧大臂以及肩膀,死死顶住手中的巨盾。

这样的材官阵列,几乎能保证匈奴人的骑兵,无法通过简单的冲锋、撞击,来冲散汉家的步兵方阵。

在面对这种巨盾阵列时,匈奴人唯一能突进方阵内部的方式,是纵马越过这面盾墙。

所以,材官巨盾身后,往往便是自由行动的戈矛、刀盾。

每当有骑兵越过军盾墙,跳进汉军阵列时,他们就会将那个异想天开的骑兵团团包围,并活活扎成刺猬。

而汉军步兵集群,又默认具备材官这个兵种编制

所以双方的兵种克制,并不在于骑兵对步兵方阵的冲阵。

事实,匈奴骑兵真正让汉军将士头疼的,恰恰是他们太过聪明,根本就不会像个莽夫一样,一头撞汉军的步兵方阵,撞个头破血流。

他们会在外围游弋,零散抛射,会在远处侵扰。

我方严阵以待,弓弩满弦,戈矛列阵,材官举盾,蓄势待发!

敌方却如狼群般,在外围,在弓弩射程外围着转圈,再抽冷子射来一箭。

虽然大概率造不成杀伤,但对于汉军将士的军心士气,却是一个极大的消耗。

就这么耗几个时辰,耗的汉军弓手们都挽不开弓、戈矛都端不稳兵刃,乃至于材官们,都有些顶不住巨盾的时候……

匈奴人也依旧不会冲锋。

他们还是会一点点试探,一点点骚扰

搞得汉军将士精疲力尽,双方的兵种克制,才会最终显现。

汉军步兵,想走走不掉

想追追不

就像是一个力大无穷,双脚却被固定在原地的巨人,只能任由那些渺小,却灵活自如的小扒菜们,如蚊虫般惹人烦。

拖个三五日,汉军将士就算是精神不崩溃,也大概率没什么力气尤其是没什么心气继续作战了。

所以,汉匈双方之间,骑兵对步兵的兵种克制关系,真正让汉家难受的点,其实正是那句:想追追不,想跑跑不掉。

尤其是前者,在过去几十年里,不知把多少老将给气的吐血明明正面都占了风,快要打败对方了,结果对方马鞭一挥溜了,我军却连追都追不。

小的战术如此,大体战略,也大致如此。

对于匈奴人灵活自如,机动性极强的骑兵集群,汉家几乎完全没有围歼对方的可能。

甚至即便是想打,也得看敌人愿不愿意打。

亦或者,便是费尽心机,又是下诱饵,又是让军队佯做一副疲惫不堪、战力低下之态,才能引诱匈奴人打一场。

这就很难受了。

匈奴人想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来,想什么时候打什么时候打

反观汉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