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玄幻魔法>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360章 有枣没枣打一杆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0章 有枣没枣打一杆子(2 / 3)

、石斧,乃至于骨、石为尖,木杆为身的长杆武器战场。

何谓非制式青铜器?

非秦、汉少府出场,不曾在华夏政权武器库留下备案,出自某位乡野匠人之手,并经由汉商走私到草原的、质量层次不齐,且无法像制式武器那般,通用零部件的青铜武器,统称为:非制式青铜器。

用后世人更能理解的话来说,秦、汉少府出产的制式武器,就像是二战时期的中正式、38式。

而出自乡野匠人,经过走私渠道流入草原的非制式武器,则像是磨损严重的汉阳造,更或直接就是小作坊仿制的杂牌步枪。

至于骨器、石器,乃至于木器,那就基本等于长矛、猎弓这样的冷兵器了。

没错

在秦长城军团南下平叛,将足够装备十几万人的武器军械,全留给塞外的匈奴人之前,游牧民族列装的武器,便是停留在如此落后的阶段。

时至今日,匈奴人依旧没能攻克,或者说是依旧没能找到攻克青铜冶炼技术的门路。

那些从西域、中亚,乃至汉北边境掳走的工匠,帮匈奴人熔铸个神相、容器倒还行

竭尽全力,也不是做不出一些简单的非制式武器,武器青铜兵刃、钝器,以及长杆武器尖部之类。

但更复杂的东西,比起一体化的青铜剑,乃至于结构复杂的弩机,匈奴人至今都无法掌握。

过去这些年,汉家之所在打不过匈奴人,一者,固然是步兵对骑兵的天然兵种克制

二者,便是秦长城军团留下的那批制式武器,将华夏农耕文明,在北方游牧之民面前的武器装备优势基本抹平。

汉家有制式武器,匈奴人也有!

但匈奴人有的骑兵,汉家却少之又少。

基本同样的武器装备,却又天然的兵种克制,汉家打不过匈奴人,也就是可以预见的事了。

其实也不是打不过

只是局势不利的时候逃不掉,局势有利的时候又追不。

打不打,在哪打的主动权,根本不掌握在汉军将士手中匈奴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想打就打,想撤就撤。

如今却不同了。

有了河南地,汉家也将在肉眼可见的未来几年,拥有相当数量的骑兵部队,汉匈双方之间存在的兵种克制,将再也不复存在。

至于武器军械的水平匈奴人手里的秦制武器,已经消耗殆尽,且老化、磨损严重

反观汉家,仍旧在源源不断产出、列装制式武器的同时,甚至还在稳步推动武器装备的、迭代。

此消彼长之下,汉匈双方之间的武器军械水平,再次回到秦时的热武器痛打原始人的状态,也是可以遇见的事……

言归正传。

匈奴人,确实至今都还在遵守,并信奉冒顿单于那句头可断,血可流,土地不能割让的霸气宣言。

但这并不是因为匈奴人,多么有志气、有原则,又或是多听冒顿单于的话

而是过去这几十年,已知世界根本没有任何一个文明,能把匈奴人逼到需要考虑是否割让土地的地步。

只是现在,时移世易,往日不再。

匈奴人往日的霸权不再,匈奴帝国无敌于世的风头不再。

真到了这种要么割土,要么割肉的地步,匈奴人脑袋里想的,大概率不是冒顿单于留下的匈奴组训

而是早在千百年前,就已深深刻入游牧民族灵魂深处的基因本能。

生存。

为了生存,游牧民族一向是没有下限的。

他们可以为奴为婢,可以当牛做马

只要能活着,他们愿意献出除生命之外的一切!

这里的一切,可以是勇敢、坚毅,以及悍不畏死

可以是勇往无前,向死而生。

但当以所有选择,都不再有效果、回馈的时候,游牧民族永远都不会放弃最后一个选择。

低头,以及臣服。

现阶段的匈奴帝国,固然还没到通过臣服,来确保生存的地步。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匈奴人只是打了一场败仗而已,匈奴帝国的底蕴,并没有被这场河套战争击溃太多。

但让匈奴人就此开始学会退让、学会低头,却是很符合眼下,汉匈双方之间的战略格局的……

“贵使说这话,就多少有些没有诚意了。”

短暂的沉默之后,刘荣终是含笑抬起头,面朝呼延且当,手指却是虚指向身侧不远处的匈奴国书。

“贵使,莫不当真贵人多忘事?”

“要知道贵主单于,才刚在国书之,将河南、北海二地,割让给了我汉家。”

“虽然我汉家不稀罕,但贵主单于,总归还是割了土的。”

“若当真不割土,贵主单于在国书中扬言割河南、北海二地,岂不是在拿朕拿我汉家寻开心?”

“若不是,那贵主单于既然能割河南、北海,又如何割不得河西、东海?”

如是一番话,自是惹得呼延且当一阵腹诽不止。

河南地割不割,有个吊毛的区别?

反正都被你们这些狡诈的汉人占了,俺们匈奴人不过是动动嘴皮子,凑了个不是筹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