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灯丝发热发亮的同时阻止灯丝过快燃烧、氧化等】
【因为它们的存在,今天我们可以去身临战争,可以感受永远无法身至的风景,见到已经故去的伟人音容笑貌,甚至“亲临”遥远的星球。】
朱元璋看了一眼数字,不动声色又说了一個数字,然后那边又手忙脚乱了起来。
要说电机可能还很多人能看懂,电报机那能看懂的人就少很多很多了,而这两者对朝廷来说才是最重要,要大力发展的技术。
【当然也可以在其内部充入惰性气体,比如汽车的前灯,里面就是充入氙气,又比如钨丝灯里面充的是氮气】
【所以制作电灯泡的主要难点有两个,一是寻找高电阻高熔点的电丝,二是制造真空环境】
细看下又有些不简单,灯泡这种结构,说白了就是个闭合的电路,只不过是中间灯丝这部分材料有所不同而已。
接收电报的三人在隆冬天气下,汗珠一瓣瓣摔在案桌上都没空去理,但渐渐地也和对岸的孙传时达成了一定的默契,记录地越来越熟练。
从逻辑上来讲是没问题的,但这是陛下临时起意要弄的,他生怕收报机这端不够灵敏或者是收报员无法准确识别信息,那工部至少也要负一部分责任,因此可没少担心。
金陵城。
所谓人多力量大嘛,其也有可能反向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随着“嘟滴滴”、“嘟滴嘟”、“嘟嘟滴”几个声音响起,那边刚好被选中为收报员的杜平手忙脚乱,急忙记录了起来。
“那么如何测定电阻的具体数值呢?”胡惟庸等人也思索了起来,这个问题其实和测定电流都可以归为同一类问题下。
“难道说,铜、铁等电线中也有电阻,铜的电阻要比铁的电阻小,对不对?”
为了尽量测试准确性,所有人都被陛下赶到这边来了,所以众人也不知道陛下要发送的数字是什么。
【早在1848年20岁的斯旺就开始着手研发电灯,并在灯丝的材质选择上有了重大突破,这一年爱迪生才一岁】
而真空环境又是此前未曾想过的,科学部当然也有人一直捣鼓这个东西,只是方向都不曾对过。
工部尚书安然脸色很是紧张,他看着收报机上方铁针不断敲击铁片内心很是复杂,这东西有没有用他也不知道啊。
金陵城兴奋的氛围冲淡了年味,大街小巷行人彼此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于是他苦苦寻找能通电发光的材料,但这些做灯丝的材料效果都不理想,爱迪生为了发明灯泡尝试了6000多种材料,7000多次实验,终于如愿以偿找到能坚持45小时之久的灯丝材料,制成了可供大家使用的电灯】
朱元璋等人对这种牵强附会的故事并不感冒,事实上历史上任何一个名气稍大的名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各种后人强加的故事都不少,许多都是禁不起推敲的。
李靖、李绩、程咬金等人同样心生向往,后世西安大唐不夜城他们是见过的,玉龙飞舞、花灯夜放、人来人往、猜灯谜、各种演出和特色小吃,那是何等的盛况啊。
奉天殿内一时间除了滴滴嘟的电报声音,没人敢出声打扰。
【但是留声机的问世在当时就像魔法师的魔法一样让人瞠目,在此之前,有史可考的范围内,从没人见过这样的东西。】
所以此时都没人去讨论这些故事内容,都在皱着眉思索,天幕中提到的灯泡的原理很简单,简直可以说是粗暴,大力出奇迹,相比之下蒸汽机,电机等些物件,可巧妙太多了。
李世民轻笑了一下,这爱迪生在电灯泡这一块上真是不赶巧,入局太晚,每次辛苦弄出一种灯丝材料后才发现人家早在十几二十年前就发现了。
《上次我们学校科普周知识竞赛,有一道题电灯是谁发明的,所有参赛选手只有我没有选爱迪生,然后我被淘汰了》
也就是说,训练一批熟练的电报员,确实是能通过电报传递信息的。
《爱迪生发明了第一个能实际应用于商业的白炽灯,这题谁出的,一点都不严谨啊》
《我看的版本是爱迪生是个瞎子,然后发明了电灯,我特么[捂脸]》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