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女生耽美>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 第34章 印刷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 印刷术(1 / 3)

第34章 印刷术

苏粒继续往下刷,嗯,某app是不是偷听了她的视频电话,竟然给她推四大发明了!

【华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明和纸张的发明是分不开的,纸的发明让文字的记载变得更为便利,让知识的获得更为容易。

那印刷术的发明让这个过程得到了进一步的跳跃式的发展。

在印刷术之前,书籍只能由人手工来抄写,甚至出现了以此来维生的职业,叫佣书。

但佣书抄写的书终归有限。

书少了,读书认字的人也就少,读书人少,抄书的人也就变少,这简直就是套娃一般的恶性循环。直到隋唐的时候,有人发明了雕版印刷。

让我们来看看雕版印刷术的工作流程——

先找来合适大小的木材,将经板大致的雏形做出来,用刀在表面来回刮蹭,使其更加平整。

经板刮平以后需要用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抹上胶水,将需要雕刻的经书纸反着贴上。(这里的胶水一般是用牛角捣碎,然后熬成膏制成的。)

等到胶水完全干燥,用手擦掉经书的纸,此时只有文字留在版面上,随后抹上油,目的是为了让经文变得更加清晰,师傅拿出刻刀,先按经文的大小大致雕刻出轮廓,然后再慢慢勾勒出细节。

经板雕刻好以后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纸需要提前一天放在水中浸泡湿润,然后堆在墙角用石头压住,这样印刷的时候纸张不易碎,经板印刷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一般由老师傅来操作,先用刷子蘸墨,在经板上表面刷一下,接着用白纸附在板上,另一位师傅用滚筒由下到上按压,力度必须均匀适中,印出来的经文清晰工整才算成功,印好的经文放在室外晾干,整理完毕,由师傅一张一张检查后才能装订成册。

……

到了宋朝,雕版印刷事业发展到全盛时期,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

第一,雕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板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

北宋平民毕昇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经验。

经验经过反复实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技术革命。

毕昇的方法是这样的,用胶泥活字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

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体凸起的高度和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然后用火烧硬,做成单个的胶泥活字。

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板内有重复字的时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也可以随制随用。

为了方便挑选简字,胶泥活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

排字的时候,用一块带框的铁板做底托,上面放一层松脂、蜡和纸灰等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捡出来,一个个排进框内,排满一框就成为一板。

在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融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的时候只要在版型上刷墨附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可以完成印刷了。

印完以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盒子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韵放回原来的木格里,以备下次再用。

毕昇还实验过木活字,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均,刻制困难,而且木活字沾水后容易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后,不容易分开等原因,所以毕昇没有采用。

……

他的发明比德国的谷腾堡早了四百年。

欧洲的史学界大致认为,谷腾堡正是受了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影响,这才发明出了铅活字。他们承认活字印刷术是来源于中国的。

比如,西班牙的《中华大帝国史》中就提出,中国的印刷术,通过两条途径传入德国,一条途径是经俄罗斯传入德国,一条途径是通过阿拉伯商人携带书籍传入德国,谷腾堡以这些中国书籍,作为他的印刷蓝本。】

一连串的知识海快把苏粒溺死了。

呜呜呜,有这么多伟大先人的泱泱大国生出了她这么一个废物点心,真是想起来就令人桑心。

评论区

网友a:活字印刷其实并没有大规模推广开来,直到清朝,还是雕版多[捂脸]

回复

(主要当时出书的大部分是有钱人,多花点钱能更美观还能保存雕版)

(和目标人群有关。活字印刷的初衷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古代教育并不普及,接受高等教育的达官显贵家里不差钱,人家更在乎品质,这玩意说白了就属于思路超前太多)

(但是如果是西方国家,就不一样了。因为英语只有26个字母。)

(活字印刷成就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网友b: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