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时候,家谱要写头个,老人去世家祭要站在前列,要给老人扶灵,要给老人顶灰……
同样,长孙在新一代事务处理上,也占有很权重的发言权。
照理说,余秋堂应该受到老太太喜欢才是。
可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余秋堂的母亲是二婚,来的时候还带着一个儿子,虽然和余得金没有血缘关系,却也叫余得金爹。
这让老太太觉得非常不吉利。
他不能容忍大儿子家第一个孩子竟然不是余家的后代,有段时间和余得金闹得很不开心。
以至于,后来余秋堂生下来后,奶奶也对他爱理不理,完全没有对其他孙子那么好。
也就比余秋江稍微好一些。
孙子里最受宠的还是二叔家和三叔家的孩子。
至于四叔余得火,当年在隔壁村干活,喜欢上人家村子一个寡妇,最后做了上门女婿,可把老太太气坏了。
虽然四叔和四婶都挺好,对老太太也孝顺,但她依然还是不能接受,好不容易养大的孩子,就这么被卷走了,她心里很难接受。
以至于,四叔家的孩子,因为没有姓余,她是压根不认为他们是自己的孙子孙女。
奶奶年轻的时候挺能干,爷爷去世的早,兄弟姐妹们几乎是奶奶一个人养育成人。
七十三岁那年,奶奶上厕所时不慎滑倒,摔伤了脊柱,从此彻底变为残疾人。
要强的她开始不吃不喝,硬起想将自己饿死,免得影响孩子们,拖累大家。
后来千方百计被劝好。
大家经过商议,决定儿子们轮换着照顾母亲,每家住三个月,结束后换下一家。女儿就定期给母亲洗洗头什么的便好。
这边的风俗就是姑娘嫁出去,便是别人家的人,原则上不需要管娘家事,以至于发展到后世,不仅彩礼高到惊人,而且四十年后,农村的人谈到嫁女儿,依然还在谈论女儿“卖”了多少钱。
大家讨论时,也就没有将两个姐妹放在计划内。
可计划归计划,等到具体执行时,才发现想法简单,做起来却相当困难。
余秋堂大姑长期在西安定居,虽很想照顾母亲却鞭长莫及,想定期给点钱,又没有多少钱给,只能在一边愧疚,一边将压力放到其他人身上。
儿子里最小的儿子英年早逝,老四又成了倒插门,母亲那么大的性子,打死都不会到老四家去住。
那剩下的,就只有三个儿子。
这三个儿子倒没啥问题,可老太太又看不上陈美娣,住在余得金家里,隔三差五就和陈美娣闹得不可开交。
余得金家也惨遭淘汰。
本章完
:..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