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武侠修真>大地产商> 第339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9章(3 / 3)

两个亿的溢价,是足够覆盖海盟制衣厂到工业园购买工业用地、新建厂房的成本的,但是海盟集团对海盟大厦的运营极不成功,现在连生产资金都脱节了,又哪里有能力搬迁新厂,将拆除工厂之后的旧地再用来建造高层公寓?

现在事情简单了,新潮锐置业直接出资三亿三千万收购盟海大厦,在归还银行贷款、工程款等债务后,海盟集团还能获得一亿三千万的现金。

海盟集团此前在海盟大厦直接投资的资金也就八千万,后续更多是利用银行贷款及拖欠工程款、材料款完成海盟大厦的建设开发,这次整栋楼交付给新潮锐接手,相当于海盟集团两年净赚百分六七十的利润。

而且拿到这笔钱,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新厂的搬迁,海盟制衣厂拆迁后的旧城,又能作价两亿置入新的房产公司,跟新潮锐置业这样的龙头企业搞联合开发。

在刘同江开出价码后,孙敬才犹豫了一会儿,说道:“经历这次尝试,我思考过,海盟集团应该专注于制衣及布料生产等主营业务,新潮锐置业可不可以出资,一起将制衣厂所在的这块地买下来?”

孙敬才提出的方案,相当于是新潮锐置业出资两亿,跟宝塔区政府购买海盟制衣厂的这块地,然而由宝塔区政府将两个亿作为拆迁赔偿,转给海盟海集团。

刘同江看向陈立,陈立微微点点头,让他接受孙敬才提出来的条件。

虽然这片区域的房价受到压制,但每亩仅一百万的高层公寓住宅建设用地的地价不能算高,即便暂时不开发,新潮锐置业也可以作为储备用地收过来。

不过这么一来,所有的协议就需要新潮锐置业与海盟集团、宝塔区政府三方签署协议,所有的工作就要拖到年后再进行;这已经不是鼓楼街道层面所能操控的事情了。

考虑到海盟集团当前所面临的资金难题,也是应孙敬才的要求,新潮锐置业将趁年底最后这两天草签一份意向协议,向海盟集团支付三千万的订金,帮助海盟集团将年底的资金难关先应付过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