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吉知道自己皇后女儿肚子里的孩子是安小山的,在经过狂风暴雨一样的冲击洗礼之后他反而冷静了,事情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他也只能有进无退。
女儿的这番操作,把王家彻底逼上了绝路,要么一往无前的成功,要么就等着诛九族吧。
他一方面把安小山恨的要死,但是另外一方面不得不赶紧通知安小山。做好防备,万一的准备。
同时王元吉则暗中派人接触贺兰南顾。。
尽量拉拢这个坐镇京城最为关键的棋子,他掌握着整个京城的卫戍部队。一旦有大事发生。他才是起到最关键作用的那个人。
王元吉能想到太后和左相自然早就已经想到了。现在的贺兰南顾谁都不见,只是快速的朝着京城而来。
王元吉给安小山飞鸽传书。要求安小山立即集结军队,做出一副要南下的样子,无需真做什么,只要摆出个样子就好。
这样做虽然让人诟病,虽然会引起京城的怀疑,但是要的就是太后和左相的怀疑,让他们投鼠忌器不敢乱动。
飞鸽传书之中不能说太多细节,王元吉只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他相信安小山能够懂自己的意思。
两个人之间这种默契应该是有的,但是半个月过去了,结果让王元吉大失所望。安小山依然坐镇梓潼关一动不动。
袁百车、白铁兵、还有童钢依然在草原上肆意纵横追亡逐北,没有任何要集结兵力的打算。
王元吉关上门气的跳脚怒骂,这个混蛋怎么关键的时候这么不聪明。
所以他立即派出自己的女儿王奴娇快马北上,亲自把这件事情说清楚。让安小山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皇后在宫中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但她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太后和左相之间进行密谋。
自大寿之后,左相又进了两次宫,每次都是拜访太后,一次是以给衡王三子找老师为借口。
还有一次竟然是为自己家的儿子求娶二公主。这一切在外人看起来都好像正常。而且都是暗中进行的,没有引起表面上的任何波澜。
直到贺兰南顾到了京城,开始统领整个京城的卫戍部队之后。气氛一下子就变得紧张起来。
太后竟然亲自下令频频对内宫之事指手画脚,而且还强势调动了不少的职务。表面上是说分担皇后的压力,让她安心养胎。
实际上彻底把皇后架空了。而且逐步把安小山在宫中的势力往外清退。
首先太后撤换了禁卫军大统领,把原来接替白铁兵之人,换成了周王的儿子。由皇族直接统领禁卫军。
这已经释放出来一个不太好的信号,那就是太后已经不相信皇城里面的人了。紧接着对各司的主管也进行了撤换。
然后太后加强参天观的守卫,看起来是为了保护陛下的安全。实际上彻底隔绝了整个参天观的对外交流。
还有一条命令,那就是裁撤捕渔监。所有现有的捕渔监人员都被关了起来等候发落。
实际上这条命令一下来就已经是图穷匕见,皇后已经吓得满手心都是汗了。
皇后温柔的抚摸着自己的小腹,感受着婴儿在腹中踢自己。强迫自己不要慌张。
可是怎么能不慌张?
贺兰南顾整肃完整个京城的卫戍部队之后就被太后叫进宫城了,一番面授机宜下来,整个京城终于风声鹤唳了。
皇后一直认为,当今陛下对于安小山信任无双。简直就是无条件的信任,只要安小山凯旋,那么封王是早晚的事情。
可正是因为这种无比的信任。和所有人都能看到的结果却恰恰是最大的威胁,也是让左相和太后下定决心要做这件事的最根本原因。
能够废立皇帝的只有皇帝,但是也有一种例外,那就是皇帝他妈。
所以在左相调贺兰南顾回京之后,再控制北方粮草的时候,王元吉就已经猜测到他的目的绝对不是安小山。
作为深谙权谋老谋深算的他。自然明白安小山的一切权力都来源于陛下。
现在想动安小山,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来他功勋卓著手握重兵,二来他深得皇帝的信任,而且在朝中已经有了根基。
这是妥妥的一个权臣形成的雏形。甚至谁都没有办法破解。
连自己都知道的事情,左相这种经营日久的老谋深算,怎么会看不到。这些年深知左相的为人,要么不动则已,动就是一剑封喉。
所以他摆出所有针对安小山的行动,都不过是掩人耳目的障眼法。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绝不是左相的所作所为。更加不是他一贯的作风。那么他掩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王元吉想了整整一夜之后,他得出了一个让自己都一身冷汗的推定。
权力的本质是皇权。
王元吉反向思考,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既然不能撼动皇帝对于安小山的信任,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