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十一岁的商悯,一个杀过敌,但是没法轻易做出关乎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人性命的抉择的商悯。
舍一人,商悯毫不犹豫。
舍十人,商悯也可以不眨眼。
她的心肠的确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变狠。
舍百人,舍千人,商悯能较为平静地接受,告诉自己,这是必要的选择,是可以接受的牺牲,舍这千百人,是为了保其余数万人。
但是舍万人,舍几十万人呢?
商悯能说服自己冷静地接受吗?几十万人,毕竟不是几十万头猪。各国纷争,动辄折损兵马无数,损失钱财无数,可是纷争还是不断被挑起。
各国掌权者看到这么多人命被填进战争的深渊,更多的是会想这些逝去的人会让自己国力变弱,会动摇自己的统治,而不会想这么多人都有各自的家人,他们理应长命百岁安居乐业。
他们是想不到吗?还是他们压根不会去想这个问题。
又或者他们想到了,但却并不在意。
商悯终究不是天生的为王者,她前世是芸芸众生的一
员,那段记忆让她比天生上位者多了一份谨慎,多了一份怜悯。
若她不曾记得前世,她或许做下决定会更容易一些,因为她已经离普通人的生活太远了,远到难以共情。
?想看桉柏写的《天命在我》第 85 章 不破不立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她生来就是为了做王,不管是人命、权力,还是亲情,通通可以成为筹码,帝王心术会成为她思考的本能。
哪怕商悯今世做好了准备,可要让她去牺牲芸芸众生,她依然会犹豫。
郑留平静地看着商悯思考,目光一刻也没有从她脸上离开。
他要见证一个为王者的蜕变。
他了解她,无比了解她。
她曾问他:“师弟,芸芸众生的性命是否该成为某个人野心的踏脚石?”
郑留茫然于她会这么问。
“就比如某国原本国力昌盛,国君励精图治,可是国君的宗亲不甘心,决定造反,于是发动兵变,从此国家内乱,无数人死在动乱里。那些听从兵变者命令的普通人,他们就该死吗?”
“师姐是怎么想的?”郑留好奇商悯的答案。
“我认为他们不该死,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听从。”商悯道,“若胜了,胜利的果实也只由少数人分食,与那些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关系。”
那时郑留不知道师姐乃是武国王女,但他仍然十分惊讶,因为这个问题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的。
郑留几乎不假思索地给出了答案:“是,那些普通人不该死,但不会有人考虑他们该不该死,他们做不了自己的主,因为会有他们的主人为他们做主,国君即为此国百姓之主。师弟以为,根源不在于他们该不该死……而是控制他们性命的人想不想做。”
“师弟所想与我所想,其实并不是同一个问题。”商悯无奈道。
“我明白,可我只是想劝师姐不要自寻烦恼。”郑留道,“老师教过,在其位谋其事。师姐出身不凡,其实不必考虑那些普通人如何,这不是师姐该考虑的。”
“为王者爱民,是为了获得民众拥戴,好坐稳王位。为王者征战,是为了扩大疆域,攫取钱财与人口,更好地延续统治。为王者诞育后代,是为了让国家能始终被他们一家把控,千代万代,王权不衰。”郑留当时年轻气盛,不以为然道,“若我为王,我只会想为王者之事,何必要去想百姓之事呢?爱民,不过是为王者坐稳那个位置的手段之一罢了,师姐可见有哪个国君把百姓看得比自己王位、自己的抱负还要重要?”
商悯异常迟疑,然后她出乎郑留的意料,缓慢点了下头。
“我见过,只是那个人不认为自己是国君,那个人的抱负也不是征战天下,而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她只说了这么一句话,然后便不再开口。
那是郑留头一次觉得自己猜不透商悯在想什么了。
以往,他们就算观念有所分歧,郑留也能理解商悯的意思,可今天的商悯有点让他理解不了,甚至让他觉得难以琢磨。
为什么商悯会产生那样的思想?是谁影响了她?大家族出
身的她是不是自小受尽宠爱,所以才让她有了这么天真矛盾的想法?
权力者的野心和普通人的命,从来都是不可兼得的。
既然有野心,那势必就要舍去另一样,否则只会徒增烦恼。
郑留从过往的回忆中清醒过来,心中慢慢想:商悯无疑也是有野心的,她的野心不比他小,因为她的目光同样不局限于一地一国,而是放眼整个天下。
她想要登高位,想要成为“人皇”。
但是为什么,为什么她明明有野心,却非要去考虑那些无关紧要之人?
不过没关系,郑留知道商悯会想通的,她现在毕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