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1 / 2)

杨楷一夜未归,杨樾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成眠。直等到第二日清晨,宫人才将杨楷送回。杨樾收到消息,不顾丫鬟们诧异的眼光,急急去外书房找杨楷,却又被告知杨楷已经被请去余氏院中说话。

待杨樾赶到余氏院子,才发现杨思平已到了,只不见梁仲声和昨日两名青年,想必是尚在朝中应卯未归。杨思平不满地瞪了杨樾一眼,转身对余氏道,“母亲,昨日就罢了,今日这样的事,你让这个丫头片子来干什么?”

余氏无奈,她也不好得当着杨樾的面,说她根本没打算让杨樾来吧,谁知道被杨樾从丫鬟口中套出了话,这才撞个正着。只好对杨樾勉强笑道,“既然已经来了,就坐下一起听吧!”

杨樾心底冷笑不止,他们不就是想把她和杨楷分开,先设法拿捏住了杨楷,再来收拾她么,她偏不能让他们如愿!

念及此处,杨樾也不撕破脸,若无其事地坐下。

杨楷从宫里回来,攒了一肚子的话想跟姐姐说。偏一回来,婆子就把他带到余氏屋子,不一会儿杨思平也到了,两人或诱哄或逼迫,他只是一声不吭。此时见到姐姐来了,杨楷的心才定了下来。

杨樾见杨楷一副坐立难安的样子,见到她方有些放松下来,拍拍杨楷,安慰道,“没事,昨天在宫内的情形,你如实说就是。”

原来,昨夜,那太监带着杨楷到了宫里,杨楷惶惑不安,生怕说错了什么惹来杀生之祸。谁知那圣人竟像一个和蔼的邻家老头,也不提杨家被弹劾之事,反是细细问了杨楷是如何舍命抢回父兄尸体的。杨楷照着杨樾之前教他的说辞,一一禀明。圣人满意地点点头,对杨楷道,“你是个好孩子,没有辜负你父亲和兄长的期望。”

说罢,就让随从带他下去休息,直到第二日上朝前,又唤来他说了几句闲话,方遣宫人将他送回。

众人听了,都猜不透这其中的意思。这时,有下人来通传,“梁姑爷到了。”

原来是梁仲声下朝后,连家都没有回,直接到了杨府。没等梁仲声坐定,杨思平急急开口道,“梁兄,你如此着急过来,可是朝中出了什么变故,难道……”说着,脸色已然变了。

自从杨思宁和杨桓的死讯传来,他就没有睡过一个整觉。杨思平最是余氏最小的儿子,饱受宠爱,养成了不学无术、眼高手低的纨绔脾气。他不是不嫉恨杨思宁一房的显赫,但也深知,若非他这位能干的大哥在前撑着,以他平庸的资质,绝担不起杨家族长之位。

杨思宁一死,他即眼热那空缺的安定侯爵位,又害怕辽东兵败之事会牵累杨家。患得患失,惶恐不安。尤其等杨樾回来,说出那个惊人的秘密,杨思平更是吓得半死。

就在昨天半夜,被噩梦惊醒的他居然开始清点手头的银票和金银珠宝,盘算着若是皇帝怪罪下来,他便舍了京城偌大的基业,跑到金陵做一个富家翁。那娇滴滴的六姨太从被窝里爬起来,搂着杨思平撒娇,也被他一个窝心脚踹翻,呜呜哭着跑了出去。

梁仲声饮了一口茶,叹道,“怪哉,怪哉,今日之事,就连老夫也万万想不到。”随后,他便把今日之事,一五一十都说了出来。

原来,杨思宁和杨桓战死后,杨樾先是软禁了陈督军,随即带兵与女真交战,皇帝连下数道金牌,命杨家军停战收兵,回京听宣,杨樾只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由,置之不理。朝中上下群情汹涌,在内阁首辅陈濂的默许下,弹劾杨家的奏折如雪花一般飞来,就连梁仲声这个杨家的妹婿,也吃了连累,被几个头铁的御史狠参了几笔,搞得他煞是头痛。

今日上朝后,梁仲声也同往常一样,找了个角落站定,眼观鼻鼻观心,准备装聋作哑,熬过这漫长的杨家批斗。果不其然,没一会儿就有御史上奏,弹劾杨家。

这次找的角度更加清奇刁钻,说是杨思宁骄奢淫逸,虽远在辽东,但却私养外室,日日温香软玉,不理军务,最后甚至纵子胡为,无视天威云云。

梁仲声听得连连皱眉,这私养外室、纵子胡为的确算不得假,只是被御史添油加醋这么一说,完全变了个味。若是让他那位妹夫听到,只怕棺材板都按不住了。

谁曾想,从来都是不言不语的皇帝突然大发雷霆,狠狠斥骂了上奏的御史一顿,道“安定侯一生忠君报国,满门忠义,谁曾想竟被你们这些宵小诋毁”云云,吓得那御史连连磕头认罪。

随后皇帝又命秉笔太监取来一封奏折,让众大臣传阅。待传到梁仲声手里,仔细一看,居然是桂王周明安呈递上来的密折,直达御前,并未经过内阁。里面洋洋洒洒写了杨思宁和杨桓毕生功绩,末了更是恳请皇帝明辨忠奸,不让忠臣寒心云云。

皇帝冷哼道,“朕这个儿子,年少时去往西南驻藩,多年不曾回京。这样远离朝堂的人,都知道为安定侯和威远将军说句公道话,你们这些臣子,也不知你们的忠心到底是向着谁……呵呵……”

此话一出,朝中众臣面面相觑,半晌作声不得,就连陈首辅也是板着脸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