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
“走出老远了,静秋还回过头看了看那棵山楂树,隐隐约约的,她觉得她看见那棵树下站着个人,但不是赵村长描绘过的那些被日本鬼子五花大绑的抗日志士,而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她狠狠批判了一把自己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决心要好好向贫下中农学习,把教材编好……”
……
林有成放下笔,揉了揉手腕,21世纪哪里会再手写书稿,不过是敲击键盘。
可是现在在1983年,他又去哪里敲击键盘,还是得老老实实地用用笔写。
林有成不得不佩服手写百万长篇《平凡的世界》的那位作家,那是真正的一笔一划写了百万字,夜以继日的写作使手臂疼得难以抬起。
那真的是用生命在写作。
林有成自然做不到,他的身子可不能累到,不单单是因为年纪大了,也是因为他现在还有六个孩子。
看了一眼面前桌上还未完成的《山楂树之恋》,密密麻麻的格子纸,林有成揉着眼睛,他觉得以后也要爱护一下自己的眼睛,至少现在还没有近视,当然也没有老花。
他现在写得这个爱情故事,讲的是在那个特殊年代,静秋是个城里姑娘,因为受过打击,一直很自卑。静秋上高中时被选中去西村坪体验生活,住在村长家,认识了老三。老三是军区长官的儿子,喜欢上了静秋,愿为静秋做任何事,给了静秋很大的鼓励。等到静秋所有的心愿都成了真,老三却得白血病去世了……
林有成其实也不确定这部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小说是否会被过稿。
故事毫无疑问是相当感人的,后面还被老谋子拍成了电影,要知道这个故事其实是作者根据好友的经历写的,来自一个女人的亲身经历。
可是原本静秋把老三的故事写成一个三万字左右的小说,寄给省文艺杂志,那篇小说被退了回来,编辑评价说文笔细腻,风格清新……但人物缺乏斗争性……
叫故事的主人公静秋改写后再寄回,静秋没有改写,后来,那一篇《伤痕》发表,中国文坛进入“伤痕文学”时期……
林有成摇了摇头,自语感叹道“可惜那位编辑胆子太小,不然也许可以代替《伤痕》的编辑,被写进中国文学史了。”
现在对于林有成而言,最重要的也就是过稿。
当然,前提是小说要能够完稿。
林有成并不肯定这部《山楂树之恋》就一定会过稿,但是他觉得如果没有过稿,那就再投别的杂志,毕竟老三和静秋的爱情故事绝对是足够打动人的。
这份自信心林有成还是有的。
现在是文学的春天,对于作者而言也是一个好时代。
现在的编辑对待来稿也非常有责任心,寄稿件不花邮费,减去信封一个角就可以了,邮资统一由刊物结算,文学杂志编辑非常认真,会寄回铅印或油印的退稿单,工工整整的。
到九十年代,文学杂志的日子也不好过了。邮费上涨,作者投稿要自己掏邮费了,自由投稿一般就不回退稿信了。
新作者要冒出来更难,有的杂志只向名家约稿,自由来稿几乎不看,直接扔垃圾桶。
林有成希望自己能够赶上这一个好时代,搭上最后一班车。
这样一想,林有成又伏案动笔写了起来——
写,当然是不可能一直写得,写得手疼,坐的腰疼,发福发虚的中年身体浑身都疼。
而且他还有孩子要照顾,总不可能一直丢给林兆喜照顾,她自己也才不过十岁。
林有成他还要忙着给去给孩子做饭,原身自然不会做饭,上一世虽然林有成还未成家,但因为是自己租房,也做过饭,只是手艺并不算好。
家里还有菜,不过菜很简单,青菜,包菜,还有前面用豆制品票买的豆腐,这都是前面大哥林有才送过来的,家里还有两个鸡蛋。
看着家里剩的菜,林有成是真的觉得他一定要加紧写,尽快完稿,不然别说包子,只怕是小葱红烧豆腐,这一群萝卜头都吃不上。
原谅林有成没有办法用最简单的食材做出最美味的料理,他只能保证吃不死人。
即便是死,他也一定会替那几个孩子先尝一下,有毒也是先毒死他。
林有成在厨房忙着做饭,不经意间回头吓了一跳,只见门槛处扒着好几个小脑袋。
林兆喜牵着两岁的林兆欢,直直地盯着林有成,她从未见过父亲洗衣服,也从未见过父亲做饭,这些事从来都是母亲做的,此刻看着父亲在厨房里面手忙脚乱地做饭,那样子有些滑稽好笑,林兆喜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