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的销售数据。售价九千八百两银币的汽车,现在已经售卖六百七十二台。隆昌号之前的蒸汽机汽车,最廉价的型号售价都已经过万两银币。这次升级换代的汽车,定价没有超过万两银币。主要就是因为朝廷的免税政策。朝廷为了防止某些滥竽充数的企业,想要免税还有一些门槛。李达够同时也意识到,随着柴油机的出现,市面上很快就会出现各种型号的汽车。隆昌号已经取得先发优势,那就要尽力占领更多的市场。隆昌号之所以在短时间内,销售出这么多的车辆,主要还是借助了岳父的关系。刑部的公务用车就采购了四十二辆。李达够开始只是想通过公务用车,向外展示汽车的性能。这毕竟是将近一万两银币的巨款。哪怕是较为富裕的家庭,他们真的下定决心花掉,还需要经过经过仔细的思量。他本以为销量会缓慢的爬升,但谁能想到他还没有动用关系,把汽车送进皇宫。太子殿下就已经提前购买汽车,还公开在京城主要大道乘坐汽车。这一行为,直接让汽车的销量大涨。京城的有钱人和勋贵太多,有的人家甚至是一次采购多辆汽车。他们就是相信太子苏蜀的眼光。李达够欣喜的说道:“感谢太子苏蜀做的广告,这种宣传比任何刻意的宣传都好。隆昌号汽车爆火,还上银行贷款完全没有问题。”李达够心中的大石头彻底搬开,银行可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典型。这种官方开的衙门,比旧时代的典当行还厉害。真欠银行的钱还不上,家族几代人都不得安生。银行可没有身死债消这个说法。李达够继续翻看三轮货车的销售量,这简直是惨不忍睹,至今的销售量为个位数。个人买家,现在是一个都没有,大都督府后勤部买了三台,民生部买了三台,工部买了三台。这九台卖完之后,之后就再也没有销量。三轮货车定价五千两银币,这几乎是汽车的一半,但这个价格几乎无人问津。李达够立刻就知道,一定是价格定的高了。任何商品都有价格,价格定低会被抢购,价格定高肯定是有价无市。他立刻让人调查市场可以接受的价格。李达够现在翻开汇总的资料。官府个衙门能接受的价格在一千两银币左右。民间百姓能接受的价格在五百两到七百两银币左右。李达购不只是想要官府的订单,他还想要民间的大量订单。三轮货车的生产成本大约是一百三十六两银币,生产的数量越多,成本就会越低。哪怕是卖五百两银币,他也能赚几倍的价格。李达购想到民间的马车,马匹大概是二十两银币,大型的货运马车至少需要三匹马,这就是六十两银币。货运马车的车厢,还需要四十两银币。一辆货运马车的成本,那就是一百两银币左右。马匹需要每天喂草料,三轮货车需要加油。但三轮货车的运输能力,要远强于马车。如果他能想办法,在不损失隆昌号利益的情况下,把三轮货车卖出去,哪怕是降低一些售价,他们也会大赚。这样他也能早一点还上贷款。李达够想到贷款,他一拍桌子,想到了解决办法。………………………………通州坤宝车行门前,排起了一列长队。脸上有一道疤的张山正在排队,他发现前面排队的人,是他的同村王武。他诧异的询问道:“王武,你不是去京城贵人家里赶车,还自诩是京城人。现在怎么灰溜溜的回到通州,你不是一直看不上这个地方。”王武听到熟悉的声音,又回头看到是村中混人张山。他看到张山也在坤宝车行门前排队,他们都是天涯沦落人。他心中的火气立刻就降了下去,无奈的说道:“京城的贵人,现在都不坐马车,他们觉得马车丢人。商业银行不知道怎么回事,推出一个名叫车贷的贷款,只需要拿出十分之一的购车款,就能把车开回家。本来是顶级勋贵能买得起的汽车,现在一般的贵人,他们也能买得起。贵人不是自己学车,就是选机灵的年轻人成为司机。我这个老家伙拼命学车,但贵人却不相信我的技术。京城的贵人基本淘汰了马车出行,我这个马车夫也没了生计。还好学会开车,听说现在三轮货车很火爆,只需要五十两银币就能把车开回家。我准备买一台三轮货车跑活,我这几年在京城也没有白混,还交下一些人脉。”张山眼睛一瞪,脸上的表情略显狰狞,他笑道:“王武,你这个白痴,还以为只花费五十两银币,就能把三轮货车开回家。你在想什么美事,真有这种美事,还能留给我们泥腿子。三轮货车全款购买,只需要五百五十两银币。选择从商业银行贷款,二十年的贷款,一共要还九百两人民币,这就相当于多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