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这可如何是好?”
胡惟庸的话,显然他们根本没想到。
但没想到,并不代表没想过。
实际上,自从洪武帝第一次在洪武二年开始修《祖训录》,就已经有了这个征兆,这些年来,百官提出的反对意见,不知凡几。
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毕竟,文官掌政事、武将管兵权,都是一枪一刀打下来的江山。陛下想要拿到这些,分给自己的儿子,哪有那么容易?
可真的不容易吗?
想到这位皇帝的霸道,历朝历代都见不到几个,这简直是百官的灾难,再想到往后官场生涯的坎坷,一时之间,众人又不免悲观起来。
“不行!绝对不行!”
就在这时,新任户部尚书,还算是年轻的李文泰怒道:“春秋距离现在都几千年了?改朝换代了多少代?这世事从来都是往前走的,没见过往后倒退的!”
“我朝多少文武,和陛下驱除鞑虏,重归汉统,一统南北。这正是宣扬王道,教化天下的大好机会。”
“再启分封?几代过去之后,安知我大明天下是战国乱世?还是这京都沦丧,礼法覆灭!”
此话一出,众人均是震惊于其大胆之言,到底是年轻,锐气十足。
换他们这句话是万万不敢说的。
可现在,除了在这中书省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朝堂上哪里还能说呢?
“这我们该怎么劝?”话题终究得回到正轨。
“不急!”
看到众人表情,胡惟庸先是沉思了一会儿,这才道:“近期的国朝重事,终究还是征讨吐蕃,再加上这宝钞之事!我们还有时间,好好思量。”
“但劝说的主力,却不应该是吾等。”
嗯?
众人齐齐疑惑看去。
却见胡惟庸已经起身,“陛下虽是草莽之身,但自从称帝之后,却极为重视皇子的教育。甚至每月的初一十五,分为两次经筵!”
“经筵之上,上到前朝礼法,国祚覆灭之祸,下到百姓起义,动乱之危,无所不谈!”
“陛下曾赞言:以古为境,可知兴替,故而经筵之上所谈,虽是先贤微言大义之论,但借古谕今,也是常有之事。”
此话一出,众人想到什么,齐齐眼睛一亮。
要知道。
当今这位陛下,注重教育,特别是对太子的教育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每月的经筵,那是国朝六部、两位丞相,甚至御史言官,翰林清流等等都必须参与的。
“丞相的意思是……”
胡惟庸笑道:“再等等吧,等到卫国公邓愈,征讨吐蕃的消息传来,咱们这位陛下,定然会出手。”
“最近这段时日,还是早做准备!”
……
京城的消息传播的很快。
钱庄,在短短的三天之间,似乎就传遍了整个南直隶。
而三日后,在菜市口处斩以“张观策”为首,副提举崔劲,包括宝钞提举司等一干大使、副使!
百姓也都知道,是中书省的“官员”和宝钞提举司的副提举沆瀣一气,故意陷害苏提举,并且关闭行用库不让兑换……
当然这个消息瞒不住聪明人。
但不论如何,行用库可以兑换,这绝对是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大好消息。
甚至在之后的三四个月里,京城之地,足足八个县,每个县都有一座钱庄,陆续开启!
……
转眼睛。
已经是八月。
夜色,繁星高照。
天气太热,苏闲索性躺在院里,看着天空的繁星,内心却是陷入思索。
这段时间,苏闲所在的大本堂,倒是十分平静。
但是父亲所在的宝钞提举司,真是忙的脚不沾地。基本上一清早就要出去,宵禁时才回来。有时候甚至连夜不回……
不过宝钞之事过后。
父亲的秉直贤名,倒也是传遍了京城,什么不畏强权,为民做主,强开提举司行用库。
直接打败不法之臣,圣上一双火眼之下,将这残害贤臣的奸臣,斩首示众。
其中,甚至有苏闲什么在宫城之内使用巧招,再劝陛下,联系到上次的空印,和皇孙的城头对话……
一时间,众人又开始称赞,不愧是圣上亲口所言……麒麟子等等说法。
而在初始的不适应之后。
很快,苏贵渊又投入到了,宝钞的防伪、材质工作。
苏闲所说的用“棉花”来制作宝钞,提升材质,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很难了。
这种技法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提升的。
但虽然如此。
将棉花作为主要材料之一,尝试了好几次之后,实践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