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政学院集训的官员里,抽调一批通过考核的合格学员,给益州城官员大换血了一番,然后在锦州军方的协同强压下开始出榜安民,丈量土地,清查人口。
给平时那些为富不仁的土豪劣绅绳之以法,还普通百姓一个公道,顺带严惩了一批原益州城为虎作伥的贪官污吏。
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抓大放小,快、准、狠。每一条罪状都要有据可查,做到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轻易放过一个坏人。
就在大皇子君明德做着皇帝美梦的时候,益州经过这二十余天的修整,基本上已经恢复了之前的正常秩序。
一切事务都在紧锣密鼓的抓紧实施,争取年关前就给土地丈量完成,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分田入户,争取来年开春就能全部种上粮食。
对于政务,廉颇老将军可不管这些。他知道自己就是个武夫,带兵打仗在行。精打细算过日子这种事,他可干不了。
此时的他正在益州城军营的帅帐中专心致志地看着沙盘,眼看着这天气一天比一天冷的。似乎过不了多少天就可能会下雪。
从军政学院的这些军事参谋,通过各种渠道信息汇总,反复严谨的论证了两日,才给可行性军事报告递交上去。
廉颇细看了两遍,盯着沙盘不停的思考,不停的推演。毕竟接下来入冬可能遇到极寒天气,天寒地冻不宜大规模妄动刀兵,这是长久以来的共识。
而军政学院的这些参谋建议就是在天寒地冻的天气发动战争。
里面详详细细罗列出了一些利弊点。
身为老将的他是十分清楚皇城的各项防御和军事布局。毕竟在皇城也待了近二十年。光护城河就有十丈宽,五丈深,还从漕运大河引入活水,常年保持水位不变,这就是第一道天堑。
其二城墙高的地方有二十丈高,最矮的地方都有十五丈高,这可是花了大价钱请了修仙者帮忙,动用了法术才修起来的,许多地方的墙就是一块完整的巨石,可想而知想用益州城砸踏城墙的方法不太可能实现了。
其三城墙宽的地方有十丈,窄的地方也有六七丈,上面的军械和守备力量之巨,光听大概数字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想要全凭人力攻破除非有内应,哪怕是不惜拿人命去填,也很难攻破它。这座皇城设计之初就不是为了防止谁造反的,而是为了防御低阶妖兽作乱而建。
看着这一项项弊端,军政学院的参谋们给出的建议就是冬天攻城。
成功有三大要素:天时!地利!人和!
先说天时:很快就到初冬了,对于攻守双方来说,其实都没有什么便宜可占,宽敞的城墙上没有遮挡寒风的地方,城外也一样。就是这样没有便宜可占的天气,才越要掀起战争的序幕。
给出的理由大体如下:
其一:锦州军大部分都是偏北各州的军士,习惯了天寒地冻的天气环境。反观皇城从南方招募的这五十万守军,其中大部分人从小到大都还没有见过白茫茫的大雪到底是什么样,更别说见过失温冻死人,冻伤人的场景。
其二:护城河宽十余丈,深则有五丈,常年保持满水状态,虽是漕运活水,天寒地冻之时连护城河水源的漕运河道都能够冻住,浅水区甚至断流,深水之上也会冻出厚厚一层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就十日,护城河究竟能结多厚的冰这无从考证,可细想与漕运河道大差不离。
为了验证猜想,特意从几次大战中投降的京城士卒口中询问求证答案。从一名曾经在京城当小吏的人描述,有一年的腊月,城中商会的骡马过吊桥的时候惊着了,连同一车货物摔下去,骡子伤着了,货车摔散,冰面什么事都没有。那家商行花了不小代价平息此事,上面下了封口令,仅仅在小范围内知道。恰好他那天当值亲眼所见,不然也不会知道此事。
情况属实的话,护城河上的结冰,比想象中要厚实许多。如果战事拖到春暖花开之后才开启,这道屏障就需要不少人命才能填起来了。
再说地利:城头守军肯定是占优,而且城防军械数量惊人,城门上方和城墙的拐角还都有巨型床弩,这种大威力杀器起初打造是为了射杀妖兽而设计,好在数量有限,不能移动。锦州军方面的其他攻城军械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大于皇城上的守军。这两相抵消差不多算做旗鼓相当。
再说说人和:
经历两次大战,皇城守军之中那些能征善战的将领死伤无数,而且训练有素的士卒也抽调大半,留在城头上的那些人,大部分人都是世家勋贵子弟,虽然之前在战场上割了一波,可不乏这些家族人丁兴旺又补充了一波,这类人打顺风战可以,能够仗着人多势众去捞取战功,可一旦陷入僵局或者败局这些人就是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逃的最快一定是他们。
剩下补充到城墙上防守的都是新招募来的士卒,且大部分还都是南方人。这些人中绝大多数昨天还是小商小贩,在家务农的村户人家。才放下扁担和锄头,今天就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