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昨天放笼子的地方,给草绳拉起来,笼子也跟着拉扯上来,出水的那一刻“扑腾扑腾”的声音从笼子里传出,这明显是有收获的声音。
于是几个小的都来帮忙,拉绳子的,收绳子的。很快被拖拽上岸,给竹制的倒口拆开一股脑倒进桶里,收获还真不,里面居然有三条活蹦乱跳的跳大鱼,小鱼小虾也不少,收获还真不错。
给昨晚桌上的蟹壳从篓子里倒出来,随便捡块大石头敲敲捣鼓碎点匀了大概一半进笼子,然后给竹制的倒扣装回去就扔进水里。
“扑通”入水就不去管了。往前走十几步合作收第二个笼子,这个明显比刚才那个笼子有料。果不其然出水的那一刻里面的鱼立马蹦跶了,整个笼子看起来差点都要散架一样。
还好昨天加固过的否则真有可能被挣扎的鱼弄个大洞。一样是拆开倒口,给鱼一股脑倒进桶里,果然啊,这回居然也有三条大鱼。其中一条叫不上名字的鱼看起来就特别带劲,摆动尾巴扑腾的力气十足,连桶都在晃。
见小家伙们围着桶都在惊呼,今天收获不错,狗娃决定把几条大鱼给众人分了分,最大的那条给目前家里人口最多的大伯,剩下五条刚刚好昨天晚上来的一家赠一条鱼。
等给笼子复装诱饵丢回去,狗娃看着手里的空篓子就在想一个问题,要不要多下几个笼子来捕鱼,可这个河不知从何而来,又不知流向何处。
沿村淌过的河虽只有二里来长,哪怕多下几个笼子也不算竭泽而渔吧!
于是问旁边盯着桶里的鱼,连眼睛都不眨的武小妹问:“小妹你家是不是也有笼子。”
“啊!有的,我哥以前也喜欢放鱼虾的。”小妹肯定的答道。
“哦,那好,带我们去你家给笼子拿上一起丢进去捕鱼。”
就这样带着几个小家伙往回走,最先是去武小妹家给一条大鱼放到盆里养着,顺利的拿到笼子,一看笼口设计不行,怪不得以前捕不到什么鱼,还得动手给鱼笼编了一个只能进不能出的倒口才能用。
然后去旁边武植家也是赠送一条大鱼,接着去大爷爷家,三爷爷家,也各自赠送一条鱼,把其中最大的那条鱼给人口最多的大伯家留下,还有最后一条就让志远自己逮回去。
因为几个小屁孩实在拿不了这么多东西,赠鱼的时候正好是各家干完活回来吃早食的时间点,然后见狗娃用笼子捕鱼有一手还礼就是大鱼篓子,说法都是一致,让他拿着去放鱼用,如果捕到有多的鱼给他们家送上一条就行。
狗娃也不是矫情的人,一个笼子也是放,一堆笼子也是放。何况还有这么多免费的小劳动力可以使唤。
哦,这次又加入一个小伙伴,三爷爷家五岁的孙女算是最小的妹妹马露,开始跟在狗娃身后还有点怕生,不过跟了会,在春花和腾飞的影响下就放飞自我了。
小孩子嘛,一个也是带,这一群也是带,作为孩子王也就无所谓了。
获得的这些鱼笼都是用藤条或竹子编织而成,优点是编的手艺都不差,缺点就是进出口设计不行,鱼容易跑出来。
力气小的孩子拿一个笼子,力气大的就两个,至于狗娃左手拎着桶右手抓住三个笼子,挎上自家的那个小篓子就领着孩子回家去,一路上都是孩子们追赶嬉戏的声音。
回到自家的院子,给桶里的小鱼虾倒进盆里,从井里打一桶凉水上来,就给盆里加点水,里面的小鱼虾瞬间恢复活力。
几个娃给笼子往旁边一放闹哄哄的去看骏马,狗娃则是无奈的收拾和准备改编笼子。还没开始编织,马志远举着两个笼子风风火火地从院外跑进来了,又获得两个笼子。
嗯,这两个笼子细看之下还是有些不一样,纹理编的细密,一看就是心灵手巧之人所编。
几个娃好奇地看了会骏马,就主动过来帮忙削竹子编倒口,狗娃可不需要这么多人帮忙,留下两人帮忙改编竹笼就行,其他人全部被指使去挖蚯蚓或抓虫子等会当诱饵捕鱼用。
人多力量大,一个来时辰过去,八个鱼笼就改造完毕,其他孩子鱼饵或挖或抓也算是收获满满,趁着太阳还没升高,又连忙组织这群孩子编草绳,这个等会是绑笼子用的。
村里娃个个都是人才,编草绳这手艺精湛不至于,熟练是肯定的。
又小半个时辰过去一切准备就绪,于是乎带着这群孩子又去河里放笼子去了。小家伙们兴致勃勃的准备一起去放笼子,连旺财都跟着凑热闹。
闹哄哄的一人一个鱼笼一捆草绳,剩下的笼子被狗娃全包圆,顺便把草绳装进篓子背着走,找地方下笼子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主要步骤就是给蚯蚓和虫子这些用小竹子像串烤串一样串起来,放在笼子里当诱饵,然后找水深且平缓的地方把笼子用绳子绑住丢下去。
最后在绳子的这头找个树杈子钉地上固定就行,有没有收获全凭运气。
这些孩子不知道的事,就这区区十个笼子,从此给马家村的伙食标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