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真好!”
狄进确实很耐心,听对方回忆完丰功伟绩,开始进入正题“那你又怎会做那件事呢?”
荣婆婆身体一颤,手都没抓稳,茶杯险些坠地,脸上的得意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后悔,相当的后悔“一念之差,铸成大错!”
狄进道“天圣二年?”
荣婆婆有些诧异,不明白这位如何猜的这么准,但也承认道“天圣二年九月,老身跟江德明提了一次,他惊恐不已……十二月,老身又说了一回,这次他就明显有动摇了……待得来年元宵大庆,老身记得很清楚,江德明做出回应,示意自己会安排,让李顺容早早病逝!”
狄进微微点头。
雷家假意丢了女儿开始全城搜捕,是天圣三年冬至之后,那么往前倒推,朱儿先在宫中听到有内侍密谋,后来被安排进使节团,发现不妙后果断逃出,这段时间大致有半年,和对方的口供完全对得上。
而荣婆婆动这个恶念更早,是天圣二年九月,结合历史的进展,她其实是在刘娥拿下权臣丁谓,摆平其党羽,坐稳了执政太后的位置后,就迫不及待地暗示江德明,希望去把守陵的李顺容给弄死。
这更像是看着赵祯登基,心里偏执成狂,痛恨李顺容到了一定的地步,才会付之于行动。
一念之差……自我安慰罢了!
当然,现在计较对方恶意有多深,意义已经不大,狄进问出真正关键的问题“这个秘密是怎么泄露出去的,最终被八大王知晓的呢?”
荣婆婆脸色难看,语气里不自觉透出忿忿“自是江德明无能,皇城司办事不力,泄露出去……”
“泄密的源头,不是皇城司!”
狄进却直接道“皇城司办事的人,只是奉了江德明的命令,江德明不会把你的吩咐告知下人,事实上他之前一直抱有侥幸,直到最后关头才不得不交代……所以如果是皇城司在办事过程中泄密,八大王最多知道江德明要谋害李顺容,不会知道是你在背后推动!”
荣婆婆怔了怔,茫然道“那也不会是老身泄密啊,这等事,老身岂会往外说?”
狄进正色道“荣婆婆,现在这件事牵扯的已经不仅仅是太后、官家和八大王,还有一股力量在里面浑水摸鱼,他们极有可能是北方的辽人!”
荣婆婆更是呆住“辽人?这如何又扯到辽人了?”
“为何辽人会坐视?”
狄进沉声道“天下太平,来之不易,对于辽人来说,眼见官家年幼,太后执政,国朝孤儿寡母,若是朝政不稳,难道就不会撕毁盟约,兴起兵戈,再度入侵么?”
赵光义当年为什么自信满满地北伐?
正因为辽国当时的统治者,是孤儿寡母,内部不稳,所谓“主年幼,国事决于其母,其大将韩德让宠幸用事,国人疾之”,赵光义觉得优势在我,悍然北伐。
不说马后炮,那个时候看上去,确实是千载难逢,收服燕云的机会,结果宋军真的北伐了,萧太后反倒借助外力的威胁,极有魄力地稳固了辽国内部的统治,再一举反扑,让赵光义成为名震千古的高梁河车神。
反观现在的宋,其实也是“主年幼,国事决于其母”,之前内部还经历了相当大的政治动荡,换成辽国的统治者想要南侵,从表面看来,同样是一次相当好的时机!
正如狄进早在并州时所考虑过的,后世维持百年和平的澶渊之盟,不是辽国真的重诺言,讲道理,而是双方你来我往,暗中较量了很多回合,最后都互相忌惮,才有了来之不易的和平。
而如今的辽帝,还是当年和萧太后一起南下入侵的那位耶律隆绪,澶渊之盟签订二十多年了,耶律隆绪还没死呢!
荣婆婆动容“狄省元之意,是辽人要我们内乱?”
“不错!”
狄进目前仅凭雷濬对于皇陵犯人的猜测和鲁方对于大爷身份的反应,其实不足以证明结论,前者可能猜错,后者可能故布迷阵,但他的语气十分坚定
“辽人的谍探,二十多年前就潜入京师,经过这些年的壮大发展,无忧洞、乞儿帮甚至开封府的地方大族,都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连定王府,因为八大王的恶事揭发,都被迫寻求外力,与之联合!”
“而这群辽人谍探本就唯恐国朝不乱,在得知这件事后,如获至宝,最初的想法,肯定是等待江德明的皇城司成功下手,真的把官家生母下药害死后,再揭露出这个可怕的事实!”
“谁知皇城司因为种种缘由,并没有真的动手,他们按捺不住,就开始直接动手,想要嫁祸于人,所幸守陵禁军机警,又让贼人没有得逞,护住了李顺容!”
“此乃万幸,若是李顺容真有个三长两短,官家恐怕永远都不会原谅太后,朝堂局势会变成什么样子,简直难以预料!”
荣婆婆越听越感到毛骨悚然。
她或许偏执恶毒,对李顺容咄咄逼之,但对于刘娥还是忠心耿耿的,更没想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