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武侠修真>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86章 意外之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6章 意外之喜(3 / 3)

皇后亲自出面作证,大家才相信。

这一段经历才过去没几年,两家都还记忆犹新。

不过还好,外贸渠道打通之后,玻璃的销路更广。

于是立即下旨清理佛道两教,关闭了大批的庙观。

但这事儿现在是朱标的团队负责,他们很清楚如何维持高价,所以一直在控制出货量。

被大家集体劝阻,才按捺了下来。

于是,玻璃的价格出现了小幅度的上扬。

可以将声音记录下来。

只不过音质更差,很多都只能隐约听出来是人在说话,却听不清说的是什么。

而这也从侧面增加了玻璃的含金量。

尽管大明早有准备,可防守难免会出现漏洞,依然对边关造成了极大破坏。

为啥只有玻璃杯能记录高品质的声音?

就这两个杯子转转圈就能把声音记录下来?

在现在的人看来,太愚昧了。

但与此同时,他又给朱棡和朱棣分别写了一封信。

于是,制作留声机,求购留声机,就成了时下最热门的话题。

处置过佛道,朱元璋又给群臣解释,我不是沉迷长生,一切都是为了研究留声机。

即便传出了留声机的结构图,依然没人相信。

然后派出更多的探子,去打听蒙古的详细信息。

除非能让他们亲眼见到更大的好处。

一想到自己的声音能传于后世,他们就激动的难以自己。

“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赢家。”

这可把老朱给高兴坏了。

回想过往历史上佛道两家的德行,他也产生了怀疑,就派人去调查两家都做了些什么。

炼丹师天天和金石打交道,这方面的经验丰富。

但是朱元璋也不是真的愚蠢,当时只是有些上头,事后逐渐冷静下来。

再没有人因为自然科目,因为洛下书院嘲笑他。

虽然他并不是太在乎别人对他的目光——因为他坚信历史会给予他正确的评价。

但凡有点家底的,都选择用玻璃杯。

当然,前提是出货量不能太大。

李仕鲁无奈之下请求辞官还乡,为了表示决心,还将自己的朝笏放在地上。

朱元璋自然不会如此放心将这么大的事情,交给两个年轻的儿子,还是派了老将到军中坐镇的。

所以,时下那些人不重视自然科学,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陈景恪补充道:“我们和草原的战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分出胜负的,而是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永平侯谢宁是太原城的修筑者,也是朱棡的岳父。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不能一边享受着时代带来的好处,还一边嘲笑古人落后。

真正的愚昧是什么?

火车修好了,用震动龙脉为借口给拆了。

即便如此,也让朝廷赚了个盆满钵满。

老朱气的一度想要让朱棡和朱棣出击,和对面来个硬碰硬。

这才是愚昧。

“被劫掠走的那些财物,远远不够弥补消耗。”

更何况当时他还进行了讲解。

当然,也仅仅只是不再歧视,想要让这个时代的人承认它的地位,还远远不够。

可惜他们自己作死,迎来了铁拳打击。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研究是一件好事,说不定哪天就完成了技术突破,造出具有实用意义的留声机。

不过不是公开增加的,而是私下出售。

即便传出消息,说自然科学可以造出许多先进的工具,也无法改变这种认知。

私下出货,而且是以私人身份出售,大家只会认为是别的卖家转手。

你们老子咱很生气,明年开春必须狠狠的揍他们,要不然咱就不认你们这俩儿子。

“且这是也速迭儿上位后第一次南下,势必会战斗到底。”

“我们此时出关与其决战,就算胜了也是惨胜,非智者所为。”

这可是要传给后世子孙的,怎么能这么模糊呢。

事实上他能教给工匠的也不多,留声机的原理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了,太深的东西说了他们也不懂。

徐达分析道。

“最好的办法是坚守,利用我们坚固的城防消耗他们的兵力。”

原因很简单,军方第一人要坐镇洛阳才行。

尤其是马上就要发生皇位更替,更需要徐达坐镇洛阳,以防万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