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底村解围之后,方云郑重的向赵良辅发出邀请,请他们把全家暂时迁移到安平乡去。
毕竟澄底村作为平原地区的一个村庄是无险可守的,这一次能够打赢黄巾军也是依赖于黄忠和方云。
而黄忠和方云不可能一直给他们当保镖,一旦离开凭借赵云和夏侯兰,想要抵挡大队的黄巾军是很难的。
离开家乡说的简单,对于赵良辅来说却是一个难以做出的选择。
“伯父,当今正值乱世,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子龙有如此一身本领,应该像霍去病一样做出一番事业。
如果你们没有一个安全的去处,那子龙就只能空有一身武艺却留在这里守护亲族。在这建功立业的好时候,可不能让子龙浪费如此的好时机啊!”
赵良辅活了这么多年也不是吃干饭的,知道目前已经处于一个类似于两汉之间的那种乱世中。
这种时代,从无名小卒到封侯拜相都不是什么稀罕事儿,或许整个家族的跃迁就看赵云了。
他看了赵云一眼,发现儿子眼中露出希冀的表情,也终于下定了决心。
“方贤侄说的不错,我们留在澄底村已经不再安全了,你们安平乡我听子龙说过,那是个好地方,我们全家就迁移过去吧!不过,我们如果走了,那澄底村的其他乡亲们怎么办呢?”
方云愣了一下,他的确忽略了这些人的存在。
这些村民们在方云眼中都是无关紧要的路人,他来这里的唯一目的就是冲着赵云来的。
但是对于赵良辅来说,这些人也是他们共同生活多年的同乡。
这里有他们的亲朋好友、儿时玩伴,可不是那么容易舍弃的。
赵良辅看方云露出为难的表情,温和的说:“如果安平乡还能容纳更多的人,让他们一同前往如何?”
方云一听这个建议马上就同意了。
行啊!怎么不行?
人口可是方云的第一核心价值啊!
最近一段时间方云的民心值一直在加速增长,主要原因就是闹黄巾军让许多人逃离家乡,这些人大量的被吸纳进了安平乡。
到目前为止安平乡的人口已经突破一八千大关了,每天的收益也稳稳的来到了二十万以上。
除去生活消耗之后的结余也超过了十万点。
这些钱就是方云接下来行动最坚实的倚仗。
安平乡最大的问题是地处山区空间狭小,但是这个狭小主要体现在没有足够的耕地面积,而不是生活空间小。
在有方云无限制粮食供应的情况下,这些空间居住几万人绰绰有余。
澄底村的人口有近千人,就算全部到安平乡去也完全可以容纳。
方云同意了赵良辅的建议,甚至以非常强烈的热情欢迎澄底村以及周边村子的人迁移到安平乡去。
安平乡的各种好处都不用方云自己说,他带来的那些战士各个化身成了宣传大师,把这里的好处给狠狠地夸了一通。
别的不说,就光吃饭不要钱还无限制供应,就足够让很多人心动了。
最后澄底村和附近的村子一共有一千多人愿意去安平乡。
其中不少人都是抱着先去看看真假,确认没问题再把家人接过去的想法。
而方云都是来者不拒,只要愿意过去的人都给提供几天的干粮,保证他们在路上不至于饿肚子。
对于这些村民他只能做到这些了,开车送过去什么的是没有的。
方云只有几辆车,把赵云一家和黄叙带了过去就可以了。
好在蒲吾县与真定县就在隔壁,快点赶路的话也就是几天的时间。
而且蒲吾县的黄巾军已经被打爆了,路上基本不会有什么危险。
赵云一家人到了安平乡之后,方云就把安平乡有秩的位置委托给了赵良辅。
理由当然是自己要外出与黄巾军作战,希望赵良辅能够帮自己一个忙。
赵良辅接受了方云这么多恩惠正不知道怎么报答么,自是一口答应了这件事,心想一定要帮助方贤侄把安平乡给管理的井井有条。
这样的结果方云非常满意,赵良辅与安平乡有了这一层关系,将来黄巾军被平定后也不用担心他会带着家人离开了。
澄底村的事情暂时放在一边,方云让黄忠以朝廷正规军的标准挑选一批士兵。
这个挑选范围并不局限于安平乡本身的守军,而是只要身体符合要求、本人也有意愿都可以来应征。
最后黄忠在安平乡和澄底村的乡勇中挑选了五百多人,人数已经超过一部了。
东汉时期的军制为5人一伍,两伍为一什共10人。5什为一队,两队为一屯。
两屯为一曲共两百人,两曲为一部共四百人。五部两千人为一个营,也是一个基本的作战单位。
所谓的部曲、部队、队伍都是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