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不急。”
陆仪朝母亲笑了笑,走到一旁的墙角空地,俯身捡起一块碎瓦,远远地抛向庭院正中的大缸。
只听“扑通”一声闷响,瓦片直直地落入水中,溅起一捧水花。
咦?
伏案的黄半仙听到动静,终于抬起头,看着陆仪,脸上带着些许惊讶。
“好了,妈,走左边。”
陆仪拍了拍手,无视老人询问的目光,牵着苏芸的手走过左侧的石桥。
堂前桌案后,老人抚须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着警惕。
等走到堂前屋檐下,陆仪又拉住苏芸停下脚步,在苏芸困惑目光的注视下,撑起手里的遮阳伞,走进大堂。
从旁挑了张太师椅,扶着母亲落座后,陆仪搬过一张凳子,放在桌案下首,大马金刀地坐下。
注视着对座的老者,脸上带着微笑。
一派人畜无害的模样。
桌案后的黄半仙,在陆仪目光的注视下却似如坐针毡,缓缓起身朝陆仪做了个揖,花白的长须微微发颤。
“敢问这位先生,此番前来是来问路,还是巡山?”
黄灿试探性地问道,与陆仪四目相对,眼眸中精光流动。
一旁的苏芸听得满头雾水,还没有从刚才儿子怪异的举动中缓过神来,见“黄半仙”起身行礼,赶忙跟着起身,却得到儿子伸手示意安心坐下。
陆仪摆了摆手,并没有直接回答,反问老人道:“敢问山是哪座山?”
听到对方发问,黄灿心里不由“咯噔”一下。
“问路”和“巡山”两种说法,是相师之间交流的暗语,也就是相师业内的行话。
所谓“问路”,指的是不同门派的相师,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时,前来登门讨教,请求指点出路。
至于“巡山”,则是同一门派的长辈对晚辈进行的考察,有巡视山门、肃清门风之意。
如果既非“问路”也非“巡山”,那便是同行上门踢馆,俗称砸场子。
对方上来直接询问对方的山门,用业内话说,就是“开门见山”,探探自己的底子,看是否存在渊源再决定要不要出手。
有胆上来开门见山的,对自身风水修为可谓非常自信。
“回先生,山是太白山。”黄灿回答道。
“太白山?”
听到对方的回答,陆仪不禁莞尔,心说还是老熟人,便问道:“既然是太白山,那敢问山上东边有几棵松树,西边几株柏树?”
俗话说松柏长青,松树乃长寿之意,柏树乃多子之象,以相师行内暗语中而言,“松树”指代门派传承中排在上面的长辈,“柏树”则指出师开堂后收了几代徒弟。
一松一柏两种树的数目,代表着门内辈分。
“回先生,太白山东边有十四棵松树,西边有两株柏树。”黄灿对答道。
第十五代弟子?
陆仪心里有了计较,伸出右手食指敲了敲桌子,示意黄半仙坐下。
看到对方单指扣桌,黄灿的眼角微微抽搐,内心暗道:“他这么年轻,论辈分竟然排在我之上?”
陆仪的敲桌子不是随意为之,这在说法上属于是“扣指礼”,即在不方便行礼的时候代替使用的礼节。以单指扣桌,代表长辈对晚辈回礼,如果以双指扣桌,则代表是平辈回礼,以三指扣桌,代表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这种礼节,不仅在相师门派里通行,在普通人的日常酒宴或茶会上依然保留着传统。
“不必大惊小怪,之前我在太白山见过第十棵松树,还跟他拜了把子,对了,那天的山风有些大,我们说了不过十句话。”
陆仪笑道。
苏芸听得云里雾里,儿子什么时候去过太白山,还跟一棵松树拜了把子?还跟树说话?
自从进了这妙算堂,儿子怎么满口胡话。
苏芸有些懵,对座的黄灿可心如明镜,陆仪口中的第十棵松树,指的是太白山第十代祖师爷。
但是,让黄灿意想不到的是,眼前这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竟然跟祖师爷拜了把子,还称兄道弟?
等等,后面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山风有些大,说了不过十句话,这也不是暗语啊?
山风?
十句话?
山风,合在一起是个岚字,十句话,十,言,合一起是个计字!
计岚!
一瞬间,黄灿恍然大悟,这不正是第十代祖师爷的名讳嘛。
对方怕他不信,还把祖师爷名讳用拆字法说了出来,历代祖师爷的名讳不是本门弟子,怎么可能听说过?
黄灿再无半分怀疑,当即起身,大步走出桌案,俯身就要屈膝叩拜。
“先生,哦不,前辈在上……”
“嗯?”
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