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资善堂
王跃回京述职之后,一开始并没有见到皇帝,他然后先后被韩琦包拯等大佬召见,各自都拷问了一番,又过去了几天,这才正式的见到了官家。
王跃到的时候,官家正在资善堂看着数位皇子听课,他面无表情,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王跃也没有出声,也就老师就站在那里,陪着官家看着几位皇子听一位学士讲《孝经》。
一直听了足足有一刻钟,官家这才仿佛刚回过神一样,很突兀的问道,“燕回,你说这《孝经》如何?”
王跃敏锐的明白官家不仅仅是问这本书,这是担忧这些皇族子弟以后是否孝顺,孝顺的是谁。
这根本都不是他该回答的,可现在陛下已经询问了,王跃又不是王安石那种头铁,就只能硬着头皮,一板一眼的说道,“陛下,孝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是正常的人伦,《孝经》中还提出以孝治天下,这也是不错的主张。”
官家看王跃说了之后等于没说,就有些不高兴的说道,“介甫给我推荐过你的少年大宋说,我仔细的看过,写的很好,可是你回答我,为何你却暮气横秋的?”
王跃没想到王安石把自己卖的这么彻底,连两个人私下的谈话都说给了陛下,让他心里很是腹诽。
他脑中快速的思索了一番,这才淡定的说道,“陛下,微臣年龄不大,却表现得暮气横秋,但是却也写出激昂的文字,这就非常的矛盾,其他的人其实也一样。
就像我大宋注重的孝道,这就像是一个规则一样,只要一个人能够遵守这个规则,也就不会做出太大的错事,这大概已经足够了。”
官家思索着王跃里的含义,对这个答案很满意,他也有些意外的看着王跃,他知道自己这个状元能言善辩,却没有想到还会转弯劝诫。
这些皇族子弟现在名义上都是自己的皇孙,不管他们心里还有没有他们原本的父母和祖父母,只要写到了他的名下,那他们都逃脱不了一个孝道。
只要把孝道刻进他们的骨子里,又有宗室在监督着,他根本就不用考虑死后的问题。
官家想通了这些之后,心里也放松下来,他就很是好奇的问道,“燕回,你知道朕召你入京做什么,不知道燕回准备给皇子们讲什么?”
王跃知道这才是正式的考较,他早就想好了,就很是恭敬的说道,“陛下,微臣准备给皇子们讲地理,讲讲大宋的山川形胜,和各地的风土人情。”
官家愣住了,他没想到王跃会给这个答案,就有些疑惑的问道,“为何选这个?”
王跃迎着官家探究的目光,很是坚定的说道,“陛下,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这才能够明白官员的工作有没有做到位。
就比如说常州,因为水路纵横,一般是不容易造成洪涝灾害的,可是如果发了大水,导致田地减产。那就是当地的水路疏通的不够。
不要总是一句天灾了事,在天灾的基础上,也要看看人有没有做到位,是不是尸位素餐。”
官家琢磨了一下,觉得很有道理,如果对大宋各地不够了解,很容易就被官员糊弄了,确实是该了解一下。
他有些意外的看着王跃,他原本只是觉得王跃年轻,可以更懂得这些皇子,他也好通过王跃的接触,更清楚皇子们的性格,却没有想到王跃这里还有意外之喜,没准,王跃还真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帝师,
不过,他想到王跃在常州两年为官,先后协助两位知州把常州经营的赋税增加了两倍有余,可见实力有多么强横,不愧是他自己点的状元。
官家心中很是高兴,他在暮年为国家选了这么多的人才,可见大宋国运正隆啊!
他看王跃还在等着他的答案,也就勉励的说道,“既如此,那你就好好准备准备,朕有时间也会来听听。”
王跃看到这就过关了,就连忙行了一礼说道,“臣,定不负所托!”